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家校合作,促进后进生转化的实践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每一间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作为教师,转化后进生需要持之以恒,耐心教育; 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

【关键词】“生病”的小苗苗;班级;后进生;转化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于后进生,需要我们教师对他们精心的呵护,只要教师怀着真诚的教育本真,定能点燃他们对学习的星星之火,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下面结合我实际教育的做法,谈谈如何转化后进生。

一、克服歧视,“偏爱”后进生

后进生在班级中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所以,作为教师对后进生一定不能歧视或厌恶他们。教育学生时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他们身上,花更多的耐心教育他们。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情况,主动走进他们的世界,因材施教地进行教育。

在我现在带领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顽皮捣蛋、厌恶学习的学生。接手这个班级后,我一眼留意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只对他的学习关心,我是倾注了更多的感情。教学时我给他多个“优先”,即发言优先,质疑优先,辅导优先,训练优先,当他在纪律或学习上取得了进步时我及时鼓励他,让他知道我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 但同时又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慢慢地,他融入了班集体。现在他不论是在学习或纪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要转化后进生,作为教师不歧视他们,反而“偏爱”他们,能大大点燃他们内心的学习激情,让他们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二、奉献为源、行动为舟

关爱后进生,除了言语上的关心、“眼神”的交流,还应该有行动上的关爱,主动走进后进生的世界,奉献自己的力量,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自己为生活奋斗的目标,找到他们力量的源泉。

我班的小俊同学,他虽然聪明,一点就懂,但他不愿意主动学习,家庭作业又总是不静下心来认真完成。在辅导他的过程中,我以情感化他,以理说服他。教育学生,我们需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语言上的关爱和“眼神”的交流,是不够的。

三、扬长避短,点石成金

教师不是在后进学生的身上找茬,而是秉着真诚的教育本真,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通过教师的“赏识”教育,转化他们成为班级上的佼佼者。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画画的,推荐他设计班级的黑板报和学校的书画创作大赛;有些同学有唱歌的天分,在班级活动时创设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有些同学有体育特长,校运会时让他们绽放自己的魅力;有些同学劳动很积极,安排他成为值日组长等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自己为班级奋斗的任务与目标,让他们为班级争光,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感。

四、持之以恒,耐心教育

后进生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因此,后进生出现反复时,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不骄不躁,不能厌恶后进生,要进一步了解他们反复的情况,更加有耐心地分析反复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在我们班级也有一些后进生的进步工作不稳定,他们有了兴趣会认真地完成任务,但是,在进步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出现“短路”的情况,遇到“高原反应”,对于他们来说重新养成好的习惯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老师这时不能放弃他们,而应该更加重视这些后进生的工作。

在处理这些后进生工作时,我经常与他们课余时间谈心,用眼神鼓励他们,用话语关心他们,用一些适合他们的“特殊”的手段激励他们继续前进。例如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后进生小健,在教育他的过程中也遇到过“高原反应”,在平时的面对面谈心中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午休不应该很别人聊天,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制自己爱说话的毛病,但是两三周之后,午休影响别人睡觉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和他家长沟通送他一本他喜欢看的书,他听后,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闪着光芒的泪花,他自信满满地保证能够做得很好。果然,从那一次后,他再也没有受到午休老师的投诉,在获得了第一本奖励给他的书籍后,我进一步和他谈心,让他明白他的自律性已经逐渐形成了,接下来要做得很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进生需要一次次耐心的教育引导,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家校合作,同步教育

后进生转化家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结合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特长,互补不足,形成合力,同步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接手班级时通过电话联系、微信、家访、面对面交谈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教师也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做到互通消息,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总而言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需要花更多的耐心“偏爱”他们,寻找适合他们的科学方法,因材施教地给予源源不断的关爱,在家长与科任教师的协助下,走出一条正确的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海洋出版社,1991.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4]关信文.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