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进入到新课改的教育时代以来,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在这其中,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促进学生体育素养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对体育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将民族体育教学引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民族体育教学,构建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从而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积极锻炼,以此来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传统民族体育;教学特色
引 言
进入到新的教育时代后,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之后,才能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就体育教学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尝试将丰富的民族体育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意识有效生成。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传统民族体育教学特色的意义
(一)构建特色体育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传统教学,给学生教授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田径、球类运动等,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僵化传统,无法切实达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的。而将民族体育教学引入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则能够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形成体育教学特色,这样就能够使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完善,在相对完善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实现学生个性化的体育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项体育能力得以发展。
(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激发动力,学生具备体育学习兴趣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为主,而其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落后。大部分表现为教师为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演示体育技能,然后让学生练习,而这也就难以将学生兴趣调动起来。学生积极性不高自然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将民族特色体育引入到教学中,则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与模式,满足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等,面对丰富有趣的民族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就会调动体育学习兴趣,积极参与,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落实培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其中民族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民族体育,则能够在民族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民族体育学习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并建立文化自信。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传统民族体育教学特色的构建策略
(一)强化管理,优化完善体育特色教学
优化完善体育特色教学,首先要做到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落实。学校在对特色体育教学进行构建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以保障建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要找准发展关键,从特色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中找好切入点,做好带头作用,开展好特色体育教学工作。其可以成立专门的体育特色工作小组,校领导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强化领导和管理,优化完善体育教学制度,积极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落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并将其制定成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长期坚持中,构建完善的民族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二)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指导者,只有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校经常可以邀请体育教学专家来到学校开展有关民族体育的教学讲座,并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和学习,以此来对教师教学素养进行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为体育教师开辟专门的教研场地,使教师们能够开展教研,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共同备课,并研究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不断提升教学的专业性。
为了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重视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对民族体育教研活动进行积极开展,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学团队。选择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使教研工作得到强化。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优化创新教学方式,突出民族特色,以此凸显特色教学效果。
其次,强化满足体育教学工作,积极将民族体育教学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开展民族体育教学;(2)对体育课教学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体育训练;(3)利用大课间时间,辅导学生开展民族土语与运动;(4)每学期组织开展全校性民族体育项目比动。
(三)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提升体育特色教学水平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学校需对校园宣传媒体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校园标语、校园广播等进行宣传,以此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感染和熏陶学生,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与参与民族体育学习项目。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民族体育知识讲座和竞赛,利用校园文化节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使学生自主开展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体育活动。同时,在每年的校园运动会上,也可以专门设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民族体育活动。通过这样多样化的方式,就能够在校园中有效营造民族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民族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
体育课堂教学是构成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还能为学生积极渗透体育文化,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增强。具体如,教师可以对专门的体育文化课程进行设计和构建,充实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以此来使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与进步。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通过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营造校内外体育文化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如校园范围内可以组织抢花炮、跳绳的项目;年级之间可以开展踢毽子、拔河等项目;还可以利用大课间时间,各班自主开展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民族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自主展开体育活动。另外,想要有效渗透体育文化,还要处理好体育锻炼与体育文化的关系,在体育锻炼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充实和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课改的教育时代后,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就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族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构建特色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形式,使学生充满体育锻炼兴趣,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并对我国传统文化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春一,金哲.传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22(05):114.
[2]周新梁.民族传统体育与拓展训练式教学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83-84.
[3]唐浩.发挥地域优势,改进和完善乡村小学体育教学——把民族体育引进乡村小学体育课堂浅谈[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2):36.
[4]韦力,蓝海慧.甩起陀螺滚铁环 舞动狮子跳竹竿——来宾市忻城县果遂乡中心小学民族体育特色办学掠影[J].广西教育,2013(04):18-19.
[5]周栋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101-102.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18.0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