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儿童立场的思政课堂教学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小学思政课可以从正确认识思想、准确把握思想、童趣活化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读本》的教学。从儿童的视角优化小学思政课堂,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读本;思政课堂;儿童视角;育人

前  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读本》在编排上力求把理论逻辑与儿童生活逻辑融通,以中国梦统领“十四个坚持”为基本方略,把治国的“大道理”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小道理”相融合。

小学思政课堂是指引儿童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然而当前在小学的思政课课堂中,存在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认识不足,教学手段局限于简单的说教,圈画重点,缺乏与儿童生活实践链接,枯燥无味的教学导致小学思政课堂无法实现让学生“明理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向小学生讲述《读本》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儿童来说确实比较枯燥,比较难理解。为突破这一困境,笔者认为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构建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与社会的课堂,本文就此探讨如下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思想,是优化思政课堂的起点

小学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课程,而思政教师则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因此,优化思想课堂,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观。

(一)坚定信念,提高认识

教师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要转变思想,以扎实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只有努力学习《读本》,深入地理解文本,才能在课堂上进行转化,让《读本》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引,达到利用课堂“拔节育穗”的作用。

(二)与时俱进,对接时政

与其他学科的编排有所不同,《读本》课程内容的编排与时政关系密切。教师教学时不要局限在课本和进度,要及时关注时政反映的最新精神以及社会发展的进程,灵活讲授《读本》。例如小学高段14讲“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什么是“命运共同体”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懂,我们除了可以用现实例子让学生知道在病毒面前人类是没有国界与种族之分,还可以把战争引发世界各国的格局、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化联系起来,拉近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更好地让儿童理解“命运共同体”这一深奥的概念。

(三)融合学科,多方共育

新思想的落实,绝不仅是思政课程的职责,还应生动地融合在各学科教材里,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例如高段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融合各科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从科学、具体数据、美术欣赏、诗词歌赋、经济效应、乡村振兴等多个反面,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还可以结合学校的主题班会教育、少先队主题活动等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多维联动。

二、准确把握思想,是优化思政课堂的基础

《读本》进校园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班人,培养具有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细读文本,把抽象的治国方略设计为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且认同的课堂。

(一)理清脉络,关注特点

理清教材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和脉络,是达到优化思想课堂、提升课堂实效的基础。例如《读本》(高年级)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清晰,以“第一讲伟大事业都始于中国梦”为例,读本采用了这样的呈现方式:标题“伟大事业都始于中国梦”,接着是引入故事,然后是出现关键词“梦想”,紧跟在后面的是理论阐释,点睛之笔的“习语金句”(红色书签框),最后的活动是行为指导: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这样的编写从儿童的视觉把深刻的治国道理融通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小道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紧扣教材,心中有标

《读本》编写的脉络结构清楚了,还要厘清每一讲的理论观点,才能给小学生成长以思想的启迪。例如《伟大事业都始于中国梦》是高段的开篇,以班级主题会“感恩奋进,放飞梦想”的故事为导入,引出“中国梦”这一主题。正文中选取了“有梦想就会有创造”“中国梦我的梦”“实干才能成就梦想”作为观点进行论述,力求用生活化的、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什么是“中国梦”这一深刻的道理。

(三)结合实践,拓展资源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讲述治国的方针道理仅靠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拓展丰富教学资源激活课堂。《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这一讲的教学,教材从浙江余村的变化、塞罕坝环境的变化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我们可以结合东莞的实际来拓展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参加探究活动,了解东莞运河的变化,实地考察,查找运河受到污染的数据,用数据感受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童趣活化思想,是优化思政课堂的关键

精彩纷呈的活动能调动儿童主动参与,更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因此优化思政课堂时,教师要活化教学、灵活引导,从儿童的视角灵活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一)从儿童视角活化教学情境——让儿童知思想

在《读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设计,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例如高段《“蛋糕”做大了同时还要分好》,我们就可以通过让学生演示给全班同学分蛋糕,接着让学生分析如何分蛋糕才能做到分得好、分得准。从儿童的视角创设教学情景,为下一步学习中国经济发展也要“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做好铺垫,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从儿童视角活化文本内容——让儿童学思想

《读本》内涵意义深远,儿童离教材中的事件、案例有些相对较远,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要化难为易,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文本内容和深刻的道理,灵活变为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低段第6讲“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诵价值观是比较枯燥的,我们可以把文本灵活转变,通过让学生演一演扣扣子,让学生听听有关价值观的故事,唱一唱“社会主义价值观”儿歌,观看价值观绘本的故事形式让学生学习思想。

(三)从儿童视角活化榜样示范——让儿童明思想

《读本》编进了生活中真实的案例、真实的人物,展示了很多榜样。例如低段第二讲“一心跟着共产党”中的“党和人民心连心”这一讲,为了让学生理解党怎样与人民心连心,教材展示了钟南山院士、张桂梅校长等党员的事迹,教师可以从儿童的角度用辩论、写致敬感言等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互动交流,明白党和人民心连心的道理。

(四)从儿童视角紧扣生活实践——让儿童行思想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实际活动,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受,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领悟思想并落实到行为。例如小学高段第三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作为学生要为人民办实事,把人民群众的的小事当做大事。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老人院探望老人,在学校开展跳蚤书市,为山区孩子捐款,到图书馆当自愿者等活动。

立德树人,育人育心。基于儿童的视角,贴近儿童的生活构建思政课堂,优化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对儿童进行价值观引导、思想品德教育,让课堂变得灵动鲜活起来。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细节改变做起,潜移默化中将新思想变成自己行动的价值指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法制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贾美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1.9.

[3]邓薇.优化思政课育人方式,实现铸魂育人[J].中国德育,2022.7.

[4]张惠珊,张婉莹.用课堂拔节育穗 以理论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高中)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3.

[5]吴玉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编写设计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21(9):4-8.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