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双减”背景下,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科目,而水墨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培养小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小学水墨画教学策略的角度,阐述小学水墨画教学如何优化教学,使学生不断增强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并在丰富的水墨画资源中拓展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水墨画教学;优化策略;美术素养
一、学会观察生活,在玩中培养兴趣
俗话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是同学们最好的老师,要让同学们画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画,就必须让他们去用心体会生活。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要表现的事物,启发同学们展开想象。水墨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水墨画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如:侧锋,中锋会产生不同的笔迹,墨加水量多、少会产生浓墨、焦墨、湿墨、淡墨等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学生对笔、墨、水、纸产生兴趣后再引导学生掌握水墨画几种常用的运用名词,如运笔有中锋、侧锋、拖锋等,进而简单介绍水墨画的文化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学习。如学生画荷花、石、树等题材时,教师就带领他们先去池塘观赏荷花、去山上观察山石、观察树的结构与生长规律等,这样引导同学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不仅培养同学们的兴趣,也让同学们乐学、善学、乐于动手实践。
二、示范导学,陶冶学生艺术情操
水墨画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应当不断传承下去。教师在教授学生水墨画的时候,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团课,教师不用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导学的方法让学生们感受到水墨画的神奇魅力,例如:教师示范常见的荷花、金鱼等,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放上几张练笔的宣纸,让他们通过练习掌握毛笔的使用技巧和墨水渲染的程度,感受水墨画的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水墨圆点,然后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变化成自己平常喜欢的小动物。
笔者之前上了一节美术研讨课,课题为《鸟语花香》。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教师播放《鸟语花香》的视频动画,让同学们欣赏,接着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地说出最具有鸟语花香气息的地方,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随后教师用墨汁画了几个椭圆形的像鸡蛋一样的形状,引导学生在鸡蛋的形状上想添画什么呢?接着教师在鸡蛋的形状上添上几笔就变成了小鸟、小蝌蚪等动物。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示范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大胆尝试自己的方法去画就能画出理想的水墨画作品。
三、把水墨画教学变成水墨游戏
水墨游戏就是指学生通过参与教师安排的游戏,去体会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后实现在造型过程中释放自己真实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水墨游戏来完成水墨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班集体的凝聚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教师要让水墨画教学真正成为水墨游戏,首先要在工具上实现多样化。传统的水墨画工具一般只会用到毛笔,而在水墨游戏中,可以用一些身边常见的东西来代替毛笔,比如柔软的树枝、羽毛、棉棒、水粉笔等来作画。同学们用这些新鲜工具作画时就会更好奇,而且更容易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作画。在水墨游戏中,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有成就感,每个人都可以画上自己擅长的画,如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补远山……这样同学们通过游戏加深对水墨画的兴趣,另外各小组作品合作完成后,请小组长上台展示,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不仅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提高学生作品的效率!
四、组织实地写生,增强学生艺术表现力
(一)在美术学习和鉴赏中不断增强艺术表现能力
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写生活动,在现实的自然环境中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取创作灵感,转化为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开展实地写生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小学的水墨画教学内容中,选择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生活的题材。如描绘“我的家长”“难忘的朋友”“我设计的自行车”“美丽的花”等。如笔者在《家乡的桥与塔》的教学中,选取学生居住的地方,东湖公园、滨江大道、美丽校园等场所,带领学生前往实地写生,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自然美景,让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静态和动态事物的表现形式,通过写生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艺术表现水平和美术素养。通过组织实地写生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因地制宜,着眼身边
笔者认为可以组织学生课外实地写生的活动,还可以收集到丰富的创作素材。在一次校园水墨写生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发现很多没有见过的花卉、小昆虫、绿植等,他们都很认真地通过笔墨记录下来。水墨写生的过程也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构图、如何描绘形象、如何运用笔墨、如何表现物象等。此时,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写生、创作过程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五、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学生的鉴赏水平不仅是美术学科素养中的重要构成内容,还是影响他们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鉴赏水平,他们才能在赏析水墨画的过程中提炼出其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真正理解画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鉴赏和分析的情境中不断增强艺术修养,并在丰富的水墨画作资源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水墨画——动物》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猫、狗、兔等,充分感受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水墨画的表现能力和鉴赏审美水平。
在备课阶段,通过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中国古代名家的山水画作品高清图,如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在课堂教学阶段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对画作的结构安排、着墨特点、作者的生平经历等进行鉴赏和分析,深入领悟和体会古代山水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内涵和笔墨技法等特点。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宽,艺术鉴赏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
笔者的学校在2021年被评为第二批江门市中小学艺术(美术)特色学校,学校艺术氛围浓厚,艺术长廊展示学生们的水墨画、书法作品,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艺术环境氛围。笔者时常组织同学们去市美术馆参加展览并参观名家作品展览,无形中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素养!
总之,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对于美术教学和学生的成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可以运用水墨画教学,以学生的美术需求作为切入点,通过趣味教学、生活教学、实地写生、优化教学手段等方式,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小学水墨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水墨画笔墨意趣教学研究[J].庄秋燕.试题与研究,2021(11).
[2]葛传梅.小学美术水墨画的创意教学策略阐释[J].美术教育研究,2022(22):142-143.
[3]张运河.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