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作为高中理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和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生物在高中的比重中也不容忽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素质的需求。教师要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以核心素质为基础,以激发师生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情境设计;策略
一、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现状
(一)课堂教学枯燥化、概念教学不清晰
高中生物的课程内容很多,难度也大,大部分都是要记忆的知识,而学生们的传统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这样做效率低下,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对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利。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记忆,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混淆,从而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高中生兴趣低下
以往的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往往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节奏较快,学生跟着老师讲授的节奏有压力,落后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生物老师在讲授生物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领悟,造成许多生物问题模糊不清,这种状况持续时间久了,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心,也会觉得生物课很无聊,没有什么兴趣。
(三)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们在讲解高中生物知识时,都会使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即,生物教师已经习惯性地把教科书上的生物知识全部记下来,教授给学生,却不深入地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对有关生物的理论知识认识不足,使其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并没有得到较多实际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这样的授课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大多数生物课堂气氛低落,很难达到有效的生物学习效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教学思想突出了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组织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新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时进行准确灵活的分析、阐释。高中生物学习和探究的相关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比如人体结构、骨骼发育、耳鼻咽喉等器官、遗传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老师还可以通过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为下一步的生物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生物知识与学生所熟知的社会现象、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场景,并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积累新颖、丰富的生物知识,又可以在课后适当的拓展,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对各种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生物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游戏是一种团体学习的形式,在学生中颇受欢迎。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现实需要,适当地引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易于接受。
当同学们弄清楚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后,老师就会让学生明白,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如何通过食物关系来形成食物链的,然后再让学生们设计出一个食物链,并对其成分和营养水平进行分析,得出“每一种物质的营养水平都不一样,且每一种物质的含量都会有很大的
差别”的结论。
在确定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营养成分与营养水平之间的关系之后,笔者提出了一种名为“兔子蹲”的挑战赛,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5名参赛者,并选择相应的营养级别,在比赛中,选手可以选择一张卡片上的任何一种配料和相应的营养级别,在比赛中,任何一种食材或级别的选手都可以进行“兔子蹲”。
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
由于食物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食物网络,因此,对食物网的研究就转向了对营养位置、种间关系、以及食物网的复杂性等方面的研究。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蛇类;蛇与猫头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猎杀与竞争的关系;食物网络的复杂性是由物种决定的,而不是数量。
(三)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是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各种生物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生物问题,并能在学习和探究各种生物问题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
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蛋白质”的知识时,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提出以下问题:如何利用生物知识来解释“大头娃娃”现象?为什么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会引起婴儿出现肾脏结石?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问题来搜集生物资料,优化课堂讨论与交流。在这个特殊的问题情境中,不仅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能力。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新一轮新课改后,高中生物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加强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生物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艾清.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通高中生素养研究:热点、问题及展望——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2):14-20.
[2]于佳洋.高中生物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J].中国校外教学,2017(17):11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