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一带一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国与国之间打造经济交融、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思想的提出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具体表现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畅想、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重要演讲,“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世界和平开辟了崭新的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一带一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宏观背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月17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的讲话:“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这也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中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预示。

世界历史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区域间的经济、物质交往向转变为世界性的资本流动,人类社会局部的交往渐渐走向全球化,而人类历史也逐渐走向“世界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家史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张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具有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的产生概述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可见生产方式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世界历史的产生孕育出了强大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解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历史产生的因果关系,正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不断发展、工厂手工业的逐渐淘汰、机器大工业的产生、社会分工的扩大、市场的扩张、资本的累积使得各民族国家的历史逐渐走向世界历史。而世界市场的发展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摇篮”,国际贸易加剧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物质生产如此,精神交往亦然,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渗透成为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重要标志。

虽然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浪潮,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在世界上遭遇阻力,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逆全球的思潮不断蔓延。逆全球化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的负面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当今世界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它不仅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与冲突增多,造成全球经济波动,甚至还可能激化国家间的矛盾,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制造障碍。这样的国际形势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及警觉。全球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没有国家能够“逆”风而行,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历史发源于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全球化的开端。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阻碍全球化进程,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发展理论相悖。“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为扭转“逆全球化”思潮、打破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而提出的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在实现沿线各国经济发展联动、成果共享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全球化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马克思曾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每个民族都为其他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使命。”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结合,着眼于世界难题,给出适合世界人民发展的方案,也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该有的风范,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二、“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2021年,已有140个国家及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个双边合作机制。现如今,“一带一路”建设的辐射面积也愈来愈广,不仅贯穿亚太和欧洲,还涉及非洲等地,俨然成为世界上现存跨度最广的经济合作带,也成为当今世界波及范围最广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获得多达140个国家的认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平等普遍的交往与发展形式实现各国齐头并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世界历史是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历史的长河证明了孤立的民族往往生产力和文明都是落后的状态,一个民族、国家不与世界进行往来,游离于世界历史之外则很难提升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落后的生产力带来的不光是阶级压迫,我国的近现代史也有力地说明了闭关锁国,生产力落后的国家会面临的境地。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摘录过关于对外隔绝的部落独自经历发展阶段而受外来影响的部落则出现不同发展阶段混杂的情况:处于野蛮期中级阶段的“新墨西哥、墨西哥、中美和秘鲁的村居印第安人,以及东半球那些已经掌握动物驯养方法但尚不知冶铁的部落,……古代布列吞人也属于这个阶段;由于和欧洲大陆较进步的民族相邻,他们知道用铁和其他生活技术,这远远超过其本身社会制度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交流往来能有效克服落后生产力带来的局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目的就是实现互联互通,使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所以“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强调的就是加强基础设施上的建设,通过与沿线国家实现在交通、通信、能源上的合作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同时与沿线国家通过资金融通的手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势互补。2019年《“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中明确说明了“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一带一路”的相关投资还帮助多达34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与此同时,资本扩张带来的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与国之间的影响越发深,而“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形式加强政治、文化上的往来。“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全球化的宏观背景,把握好“引进来”“走出去”两个关键点,实现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合作国家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强有力的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沿线国家携手共建、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共同受益。“共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柱,只有通过“共建”的手段才能够发挥“一带一路”的真正生命力,“共建”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合作的必要性,而合作则进一步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当今世界正同时面临着世纪疫情,世界经济复苏困难等无法回避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仍能通过“共建”的形式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繁荣、世界和平稳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中“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论断,“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我国发展的同时带动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之下,世界历史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级的阶段,各个民族国家交往更加密切,融合程度更高,生产力才会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体现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三、“一带一路”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畅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唯物辩证法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未来社会做了预示,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私有生产关系不复存在、公共权力政治性彻底消亡、意识形态终结的状态。共同体原指人类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集体,也指国家或非国家主体基于共同利益、目标而形成的组织。在阐述共产主义的本质时,马克思也表明:共产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共同体作为人类所固有的生存状态,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而马克思是这样回答如何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通过联合可以得到自由并解放自己”。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正是为了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国与国之间和合作推进共赢,并在合作中形成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利益共同体,最终落脚于构建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及未来利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即“自由人联合体”,依据马恩的观点,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具有一下特征:首先,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才能得到充分满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才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关系和谐,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能够为人的精神境界提高提供强力的社会保障;最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及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两者为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分工的逐渐消亡,每个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到所热爱的生产当中,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相吻合,都站在世界视角,力求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图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也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实现可能的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现存的国际危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法。在全世界共同问对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合作共赢为基础,在国与国的合作中寻找利益共同点,通过汇集合作国家间的共同力量解决世界难题,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只有世界人民团结戮力同心才能够跨越艰难险阻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沿线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沿线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相一致。总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课题提供了强力的理论基础,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刻内涵与当代价值的交汇点在于面对全球性问题时,世界应当如何思考、如何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则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回应了这一问题。

四、“一带一路”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核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未来社会的蓝图定义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作为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把握之下创立的,失去世界历史的这一基础,共产主义只能作为“乌托邦”存在,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美好的目标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后落脚点。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增添了现实可能性。

作为人类社会最终目标的共产主义,其实现需要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这也为我国的发展实践指明了道路,只有不断开放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这一宏伟目标迈进。而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及世界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带一路”倡议完全体现了我国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这一倡议也是基于国际国内客观现实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旨在通过合作促进共赢,也符合沿线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物质基础,“一带一路”建设虽只涵盖经济领域的建设,但不仅仅只局限于经济领域。世界市场形成至今,由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交往方式中,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当这些国家无法适应这样的交往方式,往往则面临淘汰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则针对当前国际交往之间存在的利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同”原则,“三共”及“五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彰显我国在国与国之间发展交往的智慧。在遵循这两条原则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不光涵盖了国际交往中的经济领域,也涉及了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尽管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国情、发展道路、综合国力参差不齐,但“一带一路”倡议始终本着平等互待,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带一路”倡议本着平等互待的原则,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无不体现着我国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所做出的努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之下,世界历史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到更高级的阶段,各个民族国家交往更加密切,融合程度更高,才有形成共产主义的可能。马克思所言中“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共产主义”。也说明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下,更加紧密的世界性交往会逐步消灭局部的共产主义,最终走向世界性的共产主义。而“一带一路”倡议从经济建设上来看,发挥沿线各国的经济优势,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且符合参与合作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态度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文化上看,“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民心相同的原则,尊重各国文明,包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从政治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不因国家综合国力而歧视任何发展落后的国家,始终秉持平等友好的态度,欢迎各国的加入。不论从经济、文化还是政治任何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皆促进沿线地区之间交往的扩大,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国际影响力也越发深远,这一倡议也贯穿在我国的外交实践当中,不断推动我国迈向马克思恩格斯所指明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时代的交汇在于如何在面对国际形势潜藏的危机之下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一带一路”倡议针对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普遍危机交出了正确的答卷,“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恩格斯的历史思想及当代价值”(编号:JAS2166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9-08(1).

[2]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3-10-04(2).

[3]习近平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2):4-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1.

[6][7]丁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19(4):27-34.

[8]董思韵.“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EB/OL].2021-11-21.

[9]吴海江,徐伟轩.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东南学术,2018(5):34-4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254.

[11]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2).

[12]王春生,孙嘉明,张华青.“地域性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87(3):5.

作者简介:姜高萌(1995-) 福建三明人 硕士研究生 助教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詹志华(1974-)男 福建平潭人 教授 博士 研究生导师 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福州大学。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