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及双减政策背景下,乡村研学发展势头良好。针对乡村研学“游”多“学”少的问题,有必要对乡村地理研学问题的设计进行研究,进而提升乡村地理研学质量。本文通过对2021年广东省金牌研学导师大赛的活动研究,提出对问题的设计以及思考。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乡村研学;问题创设
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研学旅行进入中小学的意见》,全国范围内的研学旅行项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纷纷落地。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策略的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成为巩固扶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研学问题设计是否满足研学旅游的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需求,关乎研学活动质量及乡村传统文化的活性传播。近年来, 佛山在切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凭借着岭南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成了顺德逢简水乡、青田村、禅城紫南村、阿农湾生态园、高明盈香生态园等著名乡村旅游景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发研学实践课程已成为常态。
本文以佛山市青田村及紫南村为例设计主题项目式研学问题并进行思考。
一、确定项目式学习核心问题
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问题,大概念产业升级。无论是乡村文化振兴还是产业振兴,其内在本质问题就是产业的升级,表现为集体产业升级,乡村文化升级。而现有的研学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多重视学生乡村体验,忽视其问题的核心涵义,“产业升级”大概念主题不鲜明,表征不明显,问题设计缺乏驱动性。
例如:问题①“紫南村曾经是有名的上访村,而如今的紫南村是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请同学通过走访村民,说出产业升级在紫南村的具体体现”。问题②“美丽村镇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无论是个人收入还是集体收入都与当地人从事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请通过走访60后,70后,80后的村民,了解其在青年时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及从事何种生产活动。通过分析村民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变化,归纳紫南村经济收入来源在不同时期的产业变化所呈现的规律”。
问题①中直接抛出项目大概念,并让学生直接进行应用,问题设计过于大而空,学生看得懂问题却无从下手,问题缺少具体的操作指引,实践性不强。并且学生在进行信息收集,访谈过程中,大概念的应用对于村民也难以理解,增加了学生实践的难度。问题②的设计就比较具体,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去寻找证据说明紫南村的产业升级,但是学生却可以通过具体的研学步骤,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归纳总结产业的变化,进而能够感受到产业升级在真实的情境中的表征,以时间轴线推段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调用想象力形成过程性思维。
二、跨学科融合设计项目问题组
乡村的空间包括物理空间,文化空间,人际空间,自然空间等等。单一学科设计的问题,难以支撑项目的推进,围绕本乡村某一特质设计跨学科驱动性研学任务项目组就显得极为重要。在青田村,研学活动分为:识礼俗,访民居,寻古迹,水生态,探农耕几大项目组,在每一组的中都进行跨学科的问题设计,例如:
青田村——寻古迹项目
(1)描绘青田村平面地图,内容包括石巷、环村路、千石长街等,需要标出标志性建筑物以及你所发现的古迹的所在位置,还可以标出你认为青田村最有特色,最特别的地方。
(2)“乡村景观除了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外,还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地理必修二)联系这一段话分析同学们所调研青田村的乡村景观是如何体现村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
(3)提示思考:为什么青田还保留着石板路;“九龙抱珠”风水布局的妙处;保留这些古迹对于青田村的意义;思考这些在青田的事物与青田范式的联系”。
该项目组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探究的学习状态,学生清晰的理解任务的细节和内容,问题指向性很强,跨学科融合的形式也较为清晰,风水布局与地理学科大气环流相关,石板路的存留则与乡村历史,建筑材质的物理性质相关,问题驱动性较强。
三、设计创意性项目式问题
紫南村历史上曾以陶瓷产业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通过对紫南村以及村史博物的参观,设计一款文创产品,展现最美紫南村的风貌,做为前来参观的游客的纪念品。”要求学生了解紫南村的历史,也需要结合本村产业特质,思考自己要设计什么,想要表现什么,会有怎样的困难。问题的开放性,又让小组合作有了更多的讨论的空间。
四、针对研学问题设计的思考
(一)问题设计可以具有争论性
例如:“说出你认为独特的民居建筑特点,与现代民居比较,对于你而言,古旧民居是否更具吸引力,是否更适合当代人的生活模式;在老宅修复过程中如何在‘旧’与‘新’中取得平衡;思考这些在青田的事物与青田范式的联系”
乡村振兴与乡居保育文化似乎总是有着争议,在当前时代下,这个问题就是摆在面前,学生需要一个论点,并通过亲身体验,提炼乡居文化保育工程与改造工程的利与弊,收集相关素材支撑己方观点,这一探究过程充分实践了项目学习中的发现问题,探究过程,最终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
(二)问题设计运用高阶思维策略
例如:“在参观紫南村的游客中,有反映紫南村的民宿设计与其他乡村民宿同质性太强,没有地方特色,如果你是一家民宿的老板,请你设计一款具有紫南特色的室外或室内设计”这个问题设计,运用了高阶思维策略,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紫南村的文化特征,并且在避免同质化的情况下,进行创意设计。
(三)弘扬民俗文化责无旁贷
在进行项目式开发设计时,容易过多的强调“大概念”,进而忽略了民俗文化的传统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探寻本地传统礼俗的历史沿革,如烧奔塔、龙母诞、上大字等。任选一项分析这些礼俗的来由或形成的原因,并了解这些礼俗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乡村研学项目是否能够高质量落实,研学题目设计尤为重要,不能只游不学,也不能只学不游。以乡村某一特质设计项目组式探究问题,问题具体且可操行强,既能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乡村的变化,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传承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兰兰,储德平 . 乡村地区研学旅行社会支持系统建构:基于权力 - 利益关系的视角 [J]. 教育评论,2021(5):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