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转化后小学生的转化教育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困生”也是小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要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教师必须要走进学困生的生活,付出真诚的爱,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排除他们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兴趣”点;“偏爱”法;“疏导”法;爱相随

李镇西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当爱心遇上智慧,学生便不再分优劣,而是一切皆有无限可能,你的小技巧和大智慧都是一束束温暖每一个角落的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得当的方法。下面我将对如何转化后进生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巧抓“兴趣”点

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的任务不是按部就班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关心他们作为人的尊严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永涛是一个不善交谈,脾气不定时发作的小男孩。每每遇到他犯错误,我都头崩脑裂,难道就任由他……我陷入了沉思:曾经的我只顾着赶路,急于奔跑,用力追逐,渴望收获,而我却忽略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遵循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道理。于是,我想方设法, 投其所好,知道他除了喜欢打游戏外,还喜欢看篮球比赛,为了能跟他有共同话题,还特意普及了一下NBA球赛,从科比谈到詹姆斯……务求拉近与他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他打开了与我的话匣子,说的话也越来越多,只要是我的要求,他基本都尽量完成。在“六一”儿童节上,在班上表演篮球绝活,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足足相处了五年,从一开始对他们班的抗拒到互相适应,最后的依依不舍……永涛的故事,让我反思,其实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有时,我们做老师的很有必要走走神,慢慢到另一度空间访问游走一下,去擦亮一些火花,领略一番情趣,去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二、巧用“偏爱”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要改变观念,明确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们,善于捕捉并挖掘其长处,使之找回自信。杰商,一个接受能力偏弱,喜欢我行我素,不喜欢被约束的孩子。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我惊异地发现了他的闪光点:他虽然理解能力弱,但他记性好,写字工整,也很乐意劳动。在课堂教学中,每每见他高举的小手,我都会腾出时间让他一展风采,问题难我就特意对他降低难度,或者用小组讨论法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教教他,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来不写作文的他渐渐地写起了作文;从来古诗默写都是交白卷的他,竟然把古诗检测卷写得满满当当的,也许是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已经不再嫌弃;也许是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甚至要比一般同学更宠爱。只要我们班级心存友爱,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发光发热。

三、巧设“疏导”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厌学——拒教”是学困生的三大明显特征。自卑是学困生的认识特征,厌学是学困生的情感特征,拒教是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一般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类型体现在:

1.恐惧心理。由于孩子学习自觉性差, 学习成绩差,所以很容易受到冷落,于是产生焦虑、紧张、颓废的情绪,针对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尤其关注他们的情绪管理,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逐步使学困生在学习上处于情绪饱满、敢于思考的主动状态。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2.沮丧、畏难心理。学困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比其他人矮一截,所以,在行为表现上充满沮丧,缺乏进取心。这时的我们更应该要对他们多点鼓励,比如:采用期望性的语言和行为去感染他们,“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比以前进步了不少”、“字写得可真好呀……”通过语言上和行为上的激励来激发他们的更多的可能性。

3.对立心理。由于经常挨批评,学困生便错误地认为,家长教育是多事,老师教育是故意找麻烦,同学们的帮助是打击报复,于是从心底里产生对立情绪。对此,我们首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消除疑虑,尽快地投入到班级中。接着,多开设第二课堂,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活动、拔河比赛、棋艺对弈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从心底里消除对立情绪。最后,老师要鼓励孩子大胆举手,在班级组织的活动中,要鼓舞他们克服困难,让学困生从实践中认识到成功并非难不可及的事。因此,只有了解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毕淑敏在《爱怕什么》一文中曾经提到:“爱一桩事业,就奋不顾身地投入。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持之以恒地关心教育学困生,他们总会真心实意地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1]曹静静.从学困生的转化谈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J],2010 (6):15-16.

[2]韩素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与“后进生”转化[J].科技资讯,2007(0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