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信息时代给予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青年人的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与三观确立。针对高校大学生(主体为90后、95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利用网络这一主要平台和有利阵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挑战性。面对挑战与机遇,陕西师范大学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多年来经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立,已更好地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开展了学生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促进了真实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化。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1 创设理念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都因网络惊人的速度产生了巨大影响及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高效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和心理发展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契机和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领域的新课题。理工科基础教学部面对这一挑战与机遇,果断出击,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积极适应网络互动传播的特点,开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自2012年起,理科部大胆开展网络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先后建立了各专业大类、班级微博圈,导员微博圈以及微信、人人等公众平台,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
2 平台搭建
2.1 微博圈
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由众多微博有主题、有思想、有关联地绑定在一起成体系呈现的,我们称作微博圈。微博圈有便捷性、背对脸、原创性、草根性等特点,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自2012年起,理工科基础教学部着重开始利用新媒体这一有利平台,通过隐性与显性共同交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等工作搭建了广阔交流平台。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微博圈也因学生微博圈和导员微博圈的逐步建立应运而生。
1.学生微博圈
2012年9月16日,理科部(全称: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团委、学生会组织建立名为“陕西师范大学微博研究会”的腾讯微博,至今发布广播数2034条,听众数1138个。设立了8大日常栏目包括“谷歌那些事”、“一点手机新视野”、“追踪iPhone”、“科技人物”、“应用小站”、“本本“新”声”“科技猎奇”、“放大微世界”。通过这些板块,向同学们发布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最新网络资讯,推荐各类实用软件、网站,引导广大同学合理科学地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地通过新媒体提升自我素质修养。与此同时,注重网络与现实结合,成功举办了多项线下活动。与此同时,在辅导员老师们的指导下,专业大类微博圈和班级微博圈也作为学生微博圈的主要表现形式,配合学生会微博圈和陕西师范大学微博研究会进行一系列新媒体下的互动、交流活动,体现了理工科基础教学部“以生为本”的宗旨和理念,促进了理工科基础教学部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导员微博圈
辅导员的工作微博也是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开拓探索的另一重要阵地。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进步教育方面的“引路人”肩负着提升学生精神与道德水平的重要任务。如何利用好微博平台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理工科基础教学部辅导员老师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首先,理工科基础教学部“导员微博圈”主要由部内所有辅导员通过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状态、电子日志、qq空间“说说”等隐性交流平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转发信息或网站网页链接组合而成的。例如:楠姐私语、涛哥爱说说、每日一语、扬姐Tell U等浏览量、人气量、转发量较高的导员微博平台组成。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导员微博圈日渐成熟,深受师生和“网络粉丝”们的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常规化工作增添了新鲜的气息与无穷的动力。
其次,理工科基础教学部还建立起了旨在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员微群。即以辅导员微博形成的一种“围裙”(即微博群)关系,其中既有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因工作的需要而织成的“围裙”,也有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共同编织的“围裙”。通过各种“围裙”关系,每一位辅导员教师都在尽力地进行有效“联动”,竭尽所能地适时扮演好老师、朋友、家长等各种角色,尤其是在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及时发现可能会出现的偏激的思想或行为,各抒己见,共同讨论以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2.2 微信平台圈
传统的微信平台即微信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区别于微博,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的转介率微信会员营销系统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高校微信平台则通过传统微信平台这样的“亲民”媒介在当代大学校园里应运而生。它是基于广大青年微信用户,在一定关系网络范围内,按照不同需求,不同爱好,进行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和便捷化的查阅、问答、投票、宣传、互动等有效服务,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学子打造青春时尚、主题鲜明、服务优质、沟通无界的交流平台。
1.学生微信平台
理科部学生会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于2013年4月,由理科部微信平台运营小组运营,现有关注人数2023人,推送消息100余条。现设立5大板块推送栏目。
①“师说心语”:经过了周末同学们也许开启了“关机模式”,对学习没有认真的态度,被各种社团学生会的活动搞得忙忙碌碌疲倦不堪,对学习没有热情。“师说心语”旨在鼓励同学们积极向上,以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全新的一个礼拜。每周一推送内容广泛,包含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同学们在众多的新闻、文章中挑选出与大学生相关的、比较富有内涵的精品内容,带给同学们一些感悟与思考。同时也向同学提供专业前沿等重要资讯。
②“每日资讯”:每日向同学推送当日时政要闻,科技资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③“健康微帮”:向同学推送健康,运动,饮食小常识,在学习生活中提醒同学关注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
④“万万没想到”:带领同学了解一些冷门却很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小窍门。
⑤“每周影音书”:关注同学们的精神生活,每周推荐一部电影,一张唱片和一本书,并提供下载地址,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精神生活。
此外,理科部学生会微信公众平台在2013年至2014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微你发声”校园新媒体歌手大赛,这也是我校第一个新媒体歌唱比赛,吸引了数千名同学的参与。同时,学生会微信平台与理科部学生会学术科技部合作举办的理科部“博雅书香”主题读书活动也成为常态化新媒体交互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2.导员微信平台
理科部导员微信平台主要由辅导员老师的个人微信和所带学生专业大类微信公众平台共同组成,常以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呈现。其主要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其主要内容都基本通过简短的话语和文字,生动的描述和图片或以当代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版面和内容设计,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热点追踪、话题反思等各方面,而每一次的发布都会与学生进行线下和线上的互动与沟通,答疑解惑,增进感情,也能更好地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者----辅导员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其有效改进教育与引导方法。在形式与内容上,可以说导员微信平台是导员微博圈的另一种展现形式或是新一种创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微博圈的补给作用,也能更好地与微博圈形成循环与互动。这两类平台的完美结合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又一种创新与改变,更是隐性教育的又一“主战场”。
3 主要成效
1、在如今这个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在逐步地改变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同时这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利用好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以及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产生的影响,理科部在此基础上迅速做出了相应对策,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有效、稳步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网络时代条件下,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适应网络互动传播的特点,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理工科基础教学部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思路,创新教育理念。告别以往单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考虑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接受能力等。努力开展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
3、理科部积极构建互动平台,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这个阵地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用,构建功能完备的互动平台等方式,给学生们创造了及时参与、平等讨论和充分交流的空间,并设立网络运行专门机构,将网络作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事实热点的新渠道。通过新媒体与大学生加强互动。在利用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方式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答疑解惑,从而使大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肩负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4.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跃、思想激进并且乐于网络互动,是当代网络世界里绝对的生力军。利用微博的网际化社交模式,摒除现实生活中的尴尬,跨越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障碍的优势,理工科基础教学部辅导员借助微博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引导,大大降低了学生产生不安或抵触的情绪。例如,,微博的“关注模式”使得我们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通过阅读学生所记录的日常生活经历、思想心得体会,以及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个人情感思潮或情绪宣泄,同步把握每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甚至能够从某些敏感的语句中及时的发现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或通过其他适当的途径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对问题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潘艳,曹汝平.试论辅导员微博在大学生网络思想工作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04).
[2]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26).
[3]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3)
[4]王少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5]王渊,丁振国.关于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2).
[7]韩剑锋,孟明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3).
[8]于兆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