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禁止使用手机,更有甚者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造成了不少学生的叛逆情绪,而学生和教师之间游击式的手机搜查与反搜查工作,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增添了不少阻碍。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策略
一、手机在农村中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学生已经普遍开始携带手机,这不仅是学生顺应潮流的心态使然,更是因为手机的通讯和联网功能大大便利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在农村中学中大部分学生采取了寄宿制学习,平日的生活和学习完全处于封闭的校园环境中,与家人缺乏足够的联系,通过手机实时通讯可以增强与家人的情感沟通,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心理慰藉。而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对社会的好奇心,已经让他们无法满足于停留在校园的象牙塔里,迫切希望探究外面的世界。手机的网上搜索功能强大,各类资讯内容丰富,仿佛为学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也让学生产生了深度的依赖心理。
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手机在中学生中的普及化已成为趋势,而且手机的功能强大,如果合理利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增加助力,因此与其强行禁止,不如及时疏导,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合理使用手机。
二、管理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策略
(一)手机学习的管理
当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手机查看学习的信息。手机的学习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当前的学习类APP软件种类繁多,题量丰富,可以将题目提前下载存储至手机中,比起传统的习题册、词典等更易于携带,可以让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其二,通过社交软件可以实时向教师提问,作业辅导也更加便利,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学习群发布每日作业,学生在完成后提交到网上即可收获批改结果,如有困惑可以通过语音等一对一的对话形式和教师进行沟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行管理,即从思想上认知到手机为学习带来的变化,了解并掌握手机学习的方法。针对当下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普遍持有反对态度的状况,教师要先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充分了解当下手机可以安装的高效学习软件,并向学生积极推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其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教师要摆正自己作为引导者的定位,在手机学习的环境中搭建好学习的平台,布置好学习任务,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分解和重构,让他们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并且及时予以反馈。最后,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管理,利用手机网络发达的特点,建立个人学习情况表。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收集整理成文件袋,定期总结其中的进步和不足,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能够看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与传统的纸质档案袋相比,电子文件袋具有查找便捷、易于标记的特点,并能收纳更多的信息,因此反馈的学习结果也将更加客观真实,为学习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二)手机社交的管理
除了学习,手机对于中学生的另一重要作用体现在社交上。手机网络让即时通讯变得十分容易,不但拉近了学生与家人、亲友的关系,也拓展了学生的社交范围,让他们与陌生人的接触变得更加容易。中学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正确的管理和疏导,他们很容易因为在网络中轻信陌生人而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到手机社交的潜在问题,还需要提前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便主动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遵从两个思路:第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围绕教科书展开,沿袭着教师多年的传统经验,内容上难免会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能够将手机交流的手段融入到教育中,不但可以紧跟时事更新教育内容,还能创新教育形式,让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联想到所学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例如,目前国内各大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定期发布专业性强、种类众多的新闻资讯,其中不乏一些针对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及时搜集相关信息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紧跟主流思想。第二,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转折期,急于独立并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因此,如果一味采取灌输式教育方式,只会招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能够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导作用,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时主动鉴定社交信息的真伪,不但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还能让学生更加自律,为他们抵御外来不良信息筑起心理防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日渐普及的当下,教师必须意识到手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着正面的帮助作用,但同时也可能隐藏着负面影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和社交管理,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引导工作,才能为学生过滤掉手机的不良影响,将手机使用的优势发挥至最大。
参考文献:
[1]邓立勤.农村中学学生使用手机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z2):132-133.
[2]郭海玉.农村中学生沉溺手机网络游戏的预防策略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6(12):21.
[3]马洪涛,景学安.中学生手机上网成瘾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5(3):201-204.
[4]张国华.浅析农村留守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数码设计(下),2020,9(7):258.
[5]汤建军,郝加虎,韩慧,等.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2):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