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写结合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所彰显的思想引领和教学实践功能比较显著,能够保证所构建的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发掘教材素材、组织阅读赏析、开展综合赏析与拓展阅读等途径进行读写深度融合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课实践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逻辑的有效发散,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逻辑的综合训练与能力养成教育。要全面落实读写结合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丰富的文化感悟,引领其更规范地完成对整个写作任务的综合探索。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的意义
读写结合指的是在针对语文课程进行规划设置期间,将读与写的两大模块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以搭建更具有综合性的授课体系,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丰富的写作要素,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领域的综合素养。相较于传统的单一地开展模块教学活动,读写结合这一理念的有效贯彻能够让整个语文课堂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征,也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熏陶,提升对语文课的综合探索能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策略
(一)发掘教材素材,丰富写作资源
教材是初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依赖的重要文化载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学习素材、经典的文化底蕴,所彰显的阅读价值也比较显著。在授课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所包含的语篇内容展开深入的剖析,探索读写模块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然后精准定位具体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在一边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中,一边就基础的阅读素材进行整理,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具体的文化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其在今后更好地运用自身所获得的文化知识,自主地、自发地进行写作创作。
以《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为例,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舒婷的诗的特征以及具体的写作特点展开资源的发掘,列举舒婷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朗读,然后归纳古诗中对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的描述,展现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感受诗人深情地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的决心。
(二)组织阅读赏析,发散写作思维
在阅读授课时,教师需要强调学生自主完成赏析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同时也能够让其在赏析中收获更多的文化要素,启迪良好的写作思维和灵感,并根据自身的感悟总结语篇的写作特色,以及在情感层面的具体诠释特征。
以《孔乙己》为例,在组织赏析教学时可以关注学生思维发散对于促进其深入理解所具有的支撑作用,然后在情境构建的前提下为学生展示孔乙己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观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孔乙己所具有的独特面貌。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解析文章中关于作者情绪和心态的描述,最后根据自身的认知组织语言,进行合理的阐述。
另外,也可以引领学生以比较赏析的方式进行综合探讨。比如赏析《变色龙》时,教师不妨从作者描写的语言、文字等角度出发,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自主赏析的前提下深入地开展探究和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与本文的内容相似的文章(如《我的叔叔于勒》),对比在语言诠释等方面的写作特征,并规范地进行写作创作,抒发自身的真情实感。
(三)开展综合训练,夯实写作技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切实关注读写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本着以读促写的原则规范开展综合性的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方面拓展训练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写作基础,在有效掌握丰富写作要领的前提下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创作素养。以《谈读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就语篇中所包含的基础修辞展开深入的发掘与整理,并模仿文章中的片段展开仿写训练,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与锻炼。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期间自主梳理具体的故事情节以及发展经历。然后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故事的有效续写和大胆创编,进而有效激励学生在文学领域的创新与创作动力。以《枣儿》为例,可以先引导学生综合阅读感悟,然后就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情节展开大胆的设想,让学生在续写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趣味的扩写等各项训练当中,真正发挥“读”对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和能力养成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在语文领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能力。
读与写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模块,是关乎学生语言思维和逻辑意识有效养成的关键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所提出的学生综合能力建设要求,就具体的授课理念和实践方法展开有效的创新。将读写两个模块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科学地发掘丰富的教材素材,并规范组织阅读赏析,开展综合型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拓展阅读的活动当中。同时重视以写促读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综合学习与拓展训练中收获更多的感悟。
【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深度融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GDZZ019)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左玉杰.部编本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微探[J].文学教育(上),2020(10):110-111.
[2]马仁.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以读悟写”[J].科技资讯,2020,18(27):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