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学科,也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做好铺垫。然而,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更全面的发展,比如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科存在着一定的畏难心理等等。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立足新高考背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为学生的高考助力。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数学教学,与以往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颠覆了以往过分追求学生成绩的弊端,这体现了现代化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高中数学难度高、题量大,部分数学教师为追求课堂进度或者是学生成绩,在课堂中会以自己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在这种教学手段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二)学习方法死板
某些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注重理解或者是自主思考,一味地依赖于数学教师的讲解,缺少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对于一些经典题型和数学公式,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教师的检查。在日常练习或考试中,对于一些创新类的题目做不出来或直接放弃,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
(三)存在畏难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但是在面对灵活性较强的数学题目时,有大部分学生会存在着畏难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学不会数学知识,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措施
(一)借力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
目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事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利用信息技术,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立体图形的结构;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做好题目要求的辅助线;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文本、图片的方式,为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呈现练习题目,减轻数学教师整理板书的负担。另外,有调查显示,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助力,数学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努力将枯燥、难懂的教材知识转化成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比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数学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采用口头讲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可以借力信息技术,将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二)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不同,这也就导致学生即使在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教师讲解的前提下,依然会出现数学成绩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完全消灭这种差距,只能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追求每个学生的进步,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一个层级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也充分落实了新高考背景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成绩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级,对每一个层级的学生开展特色化的教学。采用分层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班级整体的数学成绩,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每一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一册的函数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基础不同,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的综合类题目,旨在培优拔高,向高考难度靠近;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布置专题类的作业,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提高数学成绩;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三)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实践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数学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要将教学眼光从课堂转向生活,开展实践教学,发挥数学的实用性功能。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因此,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数学知识的作用,体现探究式教学的教育价值。
比如,在学习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九章《统计》时,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调查学生身高为例子,进行课堂教学,在罗列出学生的身高数据后,要求学生求出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进而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的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新媒体与信息化的扶持下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更新数学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落实学生教学要求改革,做到借力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结合日常生活,开展实践教学,推动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科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8):101-102.
[2]黄茂元.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高考,202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