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到学校各项环节之中,围绕带头示范学习、党史学习培训、特色课程思政、红色资源开发转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五大机制,探讨学校如何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全体师生不断武装思想头脑,转变学习成果,推动学校党史学习走深走实。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近年党建研究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2022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他指出:“要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巩固扩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忆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史,不仅要从艰苦奋斗中了解党、向往党,还要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养分,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作为学习型政党,要把学懂弄通百年党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让党史学习在全行业、各领域中蔚然成风。因此,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作为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各项环节之中,更是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指导实践,引导广大党员深悟透笃行。本文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同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一起,在总结普通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机制。
一、构建带头示范学习机制
在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中,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一环。我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各级党的领导干部都是党和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因如此,各级党的领导干部更是要当好学史“带头人”,要发挥党员领导班子“领头雁”作用,构建带头示范学习机制。
第一,学校领导干部做好领学交流工作。通过校长书记“思政第一课”、党委委员在支部上党课、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研讨、“五老进课堂”等有力举措,全面突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和组织领导,全力提升广大师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覆盖,不断在党史学习教育上出实招、见实效。第二,学校领导干部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学习活动落实情况和学习效果抽查情况作为年底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的参考依据。第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考核评价办法,将党史学习作为学校党建工作考核评价重点,并将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考核因素之一。此外,在经费保障方面提供适当支持,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资源,不断推动党史教育活动走深走实。
总体看,从领学交流、检查监督和激励保障等方面构建带头示范学习机制,始终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觉悟,通过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学习机制的政治引领,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有序局面。
二、构建党史教育培训机制
党史学习教育是全民性质教育活动,是打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担当“领头雁”的角色,也应构建党史教育培训机制将全校师生纳入其中。
从教师线来看,要持续推进“网络学、讲座学、会上学、参观学、自主学”五位一体的培训模式,着力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以专题导读、宣讲团宣讲、观影观展等途径,组织职工谈感想、谈体会;二是搭建宣传平台。通过印制党史学习简报、东纵故事进课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全方位推广学习成果;三是搭建能力提升平台。通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文艺作品创作等比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教职工中走深走实。
从学生线来看,学校可以借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载体开展系列教育学习活动,灵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东纵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共青团教育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让党史在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见行动。此外,学校着重培育身为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的共青团员,将团课纳入课表,每周定期开展团课教育。将党史学习融入系列课程,让学习更具持续性。
通过教师线与学生线齐头并进,不断构建党史教育培训机制,完善“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党史教学、推进“以赛促学”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拓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团务教育”等活动的范围覆盖,借助数字化宣讲平台营造党史学习教育培训氛围,从而实现从点到面到线的培训制度机制,引导全校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感,让党史教育成为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三、构建特色课程思政机制
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各学科教师自觉将党史教育学习资源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德育目标、在知识传授中弘扬红色精神、在教学活动中传承磅礴力量。其中,重点强调在教学课堂中引入党史教育学习资源,以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学科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推进党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课程思政机制。
从义务教育至高等教育,思政课堂承担着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功能,是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来看,党史教育学习与大中小课堂中的思政课程有着契合性与一致性,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丰富思政课堂活动,而思政课堂又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宣讲阵地和优质载体。例如,有教师提出通过把握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三维路径,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之中。又有教师提出以教化、浸化、感化三个路径,通过正式正规的传授、春风化雨般融入、以身作则的典范来引导学生在思政课中感悟党史、学习党史、运用党史。综上,一方面要善用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另一方面要活用思政课堂载体学习党史,依据学校办学特色,依托特色学科专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学习内容,构建特色课程思政机制。
四、构建红色资源开发转化机制
不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开发红色资源为契机,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的丰富形式,将有形的红色物质资源和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首先,从有形的红色物质资源来看,开展“线上云游+线下研学”活动,让党史学习更加立体。在疫情影响之下,为减少非必要出行,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辟“线上+线下”两条路线进行红色地表打卡,其中,重点利用线上“云游”广东红色景点资源。例如,在中共广东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由中共广东省互联网行业委员会、南方新闻网联合制作的“粤览红色足迹 不忘来时道路”广东红色景点线上打卡系列活动,借助科技手段以广东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景点中选取100个红色景点,让全校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党史、学习党史。
其次,从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来看,围绕红色制度、红色精神和红色无形资产三个方面,营造红色文化校园氛围。在红色制度方面,学校深入开展系列红色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特色活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引领全校师生学习红色精神、感悟红色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精神方面,学校结合本土特色开展东纵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红色革命后代进校园讲学;在红色无形资产方面,学校每周固定早读时间开设红色观影活动,校广播主办“红色之声”栏目,将校园广播站打造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让红色歌声、红色故事、红色影片、红色声音响彻校园的角角落落,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至此,以点带面,坚持以培育红色制度、红色精神、红色无形资产为抓手,在各类活动开展中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微阵地,培育“红色教育”党建新生品牌,发挥全体师生参与品牌创建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师生在看、听、说、思、议、悟、行中受到熏陶和浸润。
五、构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为推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功转换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可以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机制,充分利用“师生微心愿”征集活动。“微心愿”是指师生提出的涉及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或其它合理个体诉求,既可以是物资需求,也可以是服务需求。通过倾听汇集广大师生的心声和愿望,了解大家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的诉求需求,并积极予以满足或解决,真正把师生“当回事”,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切实把实事办到师生的心坎里,不断提升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校应精心组织筹划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的“双微行动”,通过征集心愿纸、统计筛选服务微心愿、党员志愿认领分配等环节,将广大师生最关心、反应最普遍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微心愿清单,专题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方案,划定责任矩阵,迅速推进落实,精准实策。同时,在宣传平台大力推广“双微行动”,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继续运作,用心用情用力地解决广大学生的困难事、烦心事,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
实效。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走过了波涛壮阔的百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满意认可,面对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我们要善于从党的实践中寻找答案,善于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优秀的精神养分,灵活运用党史学习教育这一精神引领,不断有效转换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史为鉴,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功经验,通过构建带头示范学习、党史学习培训、特色课程思政、红色资源开发转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五大机制,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不断巩固扩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机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与发展。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学会重点课题“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1A0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2022-3-21.
[2]汤逸山,陈月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三维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1):50-52.
[3]马妍.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30-31.
[4]粤览红色足迹 不忘来时道路——广东红色景点线上打卡.2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