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能够较为整体性地使用语言组织能力和多元化的语言结构为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对话教学中的语篇意识从宏观教育观出发,将对话故事视为整体去处理,将词汇、句型、语音等知识融入到恰当的语篇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会并运用语言,调动学生在对话学习中的自主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水平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意识;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向来都是一线教师倾注心血研究且占据教材相当大比重的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不可替换的地位。但哪怕有多年一线教学经历的教师在对话教学方面,都容易陷入一个“瓶颈”状态,跳不出“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语言能力的培养”的怪圈,然而其本质原因在于,对话教学模式缺乏语篇意识的整体观,只是重视对话中的零碎单词和句式。学生学习了许多对话却不会实际应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依然是羁绊一线教师对话教学的阻碍。该如何突破对话教学的“瓶颈”呢?为此,立足语篇意识,强化对话教学,才能在对话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李运兴在《英汉语篇翻译》一书中提出,所谓语篇意识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语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不能孤立地处理一字、一词、一句或一段,不能片面追求一词一句的对等而忽略了整体的效果。对话教学中的语篇意识就是在教学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对话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将所要学习的语音、词汇、句型等知识融人到合适的语篇中整体感知、理解和运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在真实的任务中运用语言。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基于语篇意识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性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接触到鲜活的语言素材,可以将学生带到良好的语境之中,实现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一、语篇意识下的对话教学运用的有效策略
以广东开心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 My Favorite Activities为课例,分别进行不同模式的对比教学,从而跳出先前所提及的“怪圈”——“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良好的语境
课堂导入模式1——游戏导入,渗透语法。
课始,学生开展热身游戏———I say you do,教师给指令:singing ,dancing ,reading,writing,go hiking, go swimming,go fishing,go ice-skating等词汇,后让参与游戏的学生做相应动作,另以学生说出单词。随后,教师提问:What are you doing?并引导学生回答:I am going fishing.(每轮限时且进行及时课堂评价,保证一定的参与覆盖面)
课堂导入模式2——聚焦对话,交流生活。
课始,教师以“Do you like reading? What are you reading about? ”与学生交流有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吗?交流正在读哪方面的书籍,同时生成了reading ,go hiking,go ice-skating短语词组,师生对话如下:
T: Do you like reading?
S1: Yes, I do.
T: What do you reading about?
S1: I'm reading about eating.
T: Do you like cooking?
S1: Yes, I can cook well.
T: Not bad. How about you?
S2: I'm reading about story.
T: Well. How many times do you do that every week?
S2: Twice.
T: Good! 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and reading more can make you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mart.
Now,let's watch a video and find out -what do Gogo and Jenny 's favorite activities?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课堂导入模式1以游戏导入,这种对话型故事教学的导入模式,在导入环节就进行类似该非必要的游戏,反而占用了课堂宝贵时间,且为无效无益的课堂环节,使学生失去了在文本语境中学习语言的机会,存在着缺少整体性和自主性的问题,阻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课堂游戏环节在英语课堂中固然重要,但切忌不能喧宾夺主,所设计的英语课堂游戏不仅要切到好处地调动课堂气氛,还得有针对性、目的性。英语课堂游戏犹如一把双刃剑,该如何合理设计、该如何安排使用导入环节中的游戏板块,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所考量及研究的问题。然而,课堂导入模式二中,以聚焦对话,交流生活的对话形式导入,基于语篇意识从创设真实语境、整体输入、贴近生活实践入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脑海中记忆的不再是零散的单词和句子,而是不容易被遗忘且贴近生活的语篇意识下的对话型模式,好方法用在刀刃上,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之余,还让教学内容更丰富且有整体感,因此以语篇意识为基础的模式二对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故事阅读能力是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的。
(二)设计合理的问题
对话中模式1——阅读对话,完成习题。
Step 1. Watch and match. 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并完成连线任务,随后根据图片介绍:Hiking is Jenny’s favorite activity. Ice-skating is Gogo's favorite activity.
Step 2. Read, underline and answer. 阅读对话、圈画关键词并回答问题:How often does Jenny go hiking? How often does Gogo go ice-skating?
对话中模式2——设置情境,梳理文本。
教师设置情境: After dinner,Gogo and Jenny are taking for a walk around the park.In the park,they saw a tent and go through to find out a map inside.And then,Jenny picks it up and read it,the map is about outdoor activities.设置任务,继而开启对话教学任务,以图片环游的模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并输出语言习得。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话中模式2是基于语篇意识的设疑激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课件显示出连环画故事模式, 启发学生利用在连环画上配具体对话内容,图片环游本质上正是分享阅读,在师生共同完成对话故事的过程中,将文本对话演绎成真实生活故事,以对话中的具体问题作为指引,通过主题图去启发学生配上对话的方式,除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外,还能更为主观有效地提高课堂注意力,基于语篇意识的文本再构,这样的语篇意识学习策略的渗透和培养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反之,对话中模式1是阅读对话,完成习题,则是任务型知识点的教学,问答式的模式让学生习得知识,让课堂效率低,难以保证大班额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过程落实过于依赖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节奏,是很难保证大面积的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对于班级上的后进生群体而言,自主学习能力较难得到锻炼,教学过程也显得枯燥且无本质意义。
(三)精读泛读结合,处理细节,渗透情感
对话后模式1——操练巩固,提炼语法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操练对话故事内容,在操练过程中总结发掘并圈出重点核心词句的规律。I like ice-skating. I like hiking.单词like后都有ing.教师告知学生并总结语法:like后用动名词,喜欢做某事,要加ing.
对话后模式2——超越语篇,升华主题
学生再次观看对话故事视频,随后分小组自定喜欢的方式回顾对话内容,学生或分角色朗读,或根据板书图片环游复述故事对话,或表演 Gogo 和Jenny的对话。到对话最后突出呈现Not really.I go to see the doctor twice a month.教师提问学生:Why? 由学生说出核心主题意义并顺理成章迁移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Gogo每月去看医生两次的原因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该如何避免在活动中受伤,自然过渡情感教育——让学生时刻要有安全防范板保护自我意识。作业设计为用表格的形式列举自己及朋友家人所喜爱的活动,所喜爱的活动多久参与一次,并用小短文表达出来。
分析对比两种模式,模式1操练巩固,提炼语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着眼与对话语法知识,而缺乏让学生在学习对话故事后去把握对话意义。而模式2超越语篇,升华主题,该模式的教学基于语篇意识的探究,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后,把对话故事的处理,做到一石二鸟,使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完成小短文初步达到所预期效果,学生能够基本无错误表达出主题大意且过渡语应用较好。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不难看出,基于语篇意识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是高效的,深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输出,这正是与时俱进的语篇意识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起点。
二、语篇意识下的对话教学后测
经过对比模式呈现的同样的内容不同模式的对话教学后,就在班级内进行了简要明了的后测 ,教授五年级3班,该班级共有42名学生作为测试的对象,其中男生23人,女生19人,得出测试内容和结果如下表:
上表可见,基于语篇意识的对话教学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故事对话学习中的积极性,更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和拓展应用能力 ,该教学模式是促成孤立文本知识向强化表达能力转化的前提,是锻炼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要把语篇意识运用到对话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例如教材的分析、目标 的确定、导入环节、新授过程、操练活动的设计和作业布置等等环节,一线教师应当把语篇意识上升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理念,时刻指导自己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对比不同模式可知,英语语篇意识奠定下的对话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篇意识理解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的价值和内涵,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收获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文化知识。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篇意识,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第二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程晓堂.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途径[J].国外外语教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