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竞争方向发展,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小学生要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具有较高的专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员的意识,心理控制能力、情绪稳定等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年龄较少,经验不够,有好多老师往往忽视对小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时候要更多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影响着学生运动成绩的发挥,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要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变化,承受的负荷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要把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对待,有目的培养学生在比赛时所具备的心理素质,并能在比赛中勇敢展现。
【关键词】小学运动员;比赛心理;变化因素
一、比赛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
规模越小,学生比赛心理压力会越小,越容易放松,发挥比赛水平;规模越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大,越容易紧张,比赛发挥不稳定。因此,面对不同的比赛规模,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控和平时的针对性训练尤为重要,经过针对性的训练,牢牢把控学生的心理。心理把控越好,学生心理越能放得开,保持兴奋的竞技状态、斗志昂扬、发挥出色,同时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例如:我校学生在参加市级集体跳绳比赛前,学生就问老师比赛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看吗?那我们跳不好可怎么办呀?我们很紧张怎么办?绊脚挂绳那可就更丢人了等等问题的出现,表现出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害怕大的、人多场面。为了能够让学生适应比赛环境,利用大课间的时间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大规模的场面逐渐适应,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直至他们成功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最终学生在市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小学组的第一名。
二、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也是影响心理因素之一
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运动员就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在参加大型的体育比赛前,举办小型比赛,目的主要是选拔好的苗子提高各学校的训练水平,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比赛经验,在平时老师传授的经验在比赛中得到实践,并进一步推销成为自己的经验。在参加镇乒乓球比赛中首次比赛的运动员大多数都免不了出现紧张分神等现象,特别在对方啦啦队的助威声中,显得更是战战兢兢。出现了明显的发球下网、出台等现象。但是在经历了镇运会后参加市比赛的学生就不同了。我校在参加市中小学生乒乓球球比赛中,男子团体四分之一的决赛中,充分地反映这一点,对方无论从进攻还是防守各方面素质都比我们强,但我们高质量的发球和丰富的临场经验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比赛双方水平相当,学生的心理素质容易紧张或者高涨
每名学生在比赛中都渴望胜利,但同样希望能遇上势均力敌的对手,例如:排球比赛对手在4号位扣一个好球,我方同样回击一个好球,比分呈交替上升状态,促使学生发挥最佳水平或者超水平发挥。反之在比赛中,对手连接发球都不到位,更谈不上组织进攻,任凭你拦网技术再好、防守能力再强,但这一切都派不上用处,而往往技术和战术水平只能发挥平时训练水平的六七成。多次的比赛证明,双方实力相当,比赛就越激烈精彩,双方实力悬殊,比赛就乏味,并且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也充分体现出竞技比赛的残酷,同样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畏手畏脚、想赢怕输、心理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水平,输掉比赛;而对于敢打敢拼、比赛心理过硬、比赛兴奋的运动员,就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而最终胜利的天平也会倾向他。
四、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着学生心理活动
由于小学运动员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在场地适应情况良好,有很多观众为本方加油助威,比赛气氛活跃时,就易产生奋发的情绪、自信心倍增,自己技、战术水平能充分的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很多比赛证明,赛前准备充分,运动员在啦啦队呐喊助威声中,越战越勇,最终取得了胜利。反之,比赛气氛冷淡,场地无适应感觉,运动员就不易调动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出高水平。
五、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心理密不可分
比赛的过程中教师的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怎么调节自身的心理,完成教师到教练的转变过程。一个出色的教师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在比赛中教师的态度、言语、动作、表情等对在比赛的学生影响都比较大。特别是遇到实力相当的比赛,教师比学生还紧张,手心理全是汗,战术布置心理都颤颤发抖,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教练都紧张了那学生怎么办呀!所以就是怎么重要的比赛教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头脑清晰,合理分析技战术,信心十足,这样学生才能发挥的更好!
结论,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怎样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把心理训练做为一个重要内容来体现,反复耐心地贯串在训练中,经过时间的考验,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汤信明.影响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分析.[DB/OL].中国知网.1991年4月2日
[2]杨定洲.关于运动员不良比赛心理的分析与研究.[DB/OL].中国知网.200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