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随着新的课程改革而出现。与传统教学理念不同,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能力、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将从“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完善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转变教学,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三个角度谈一谈高中数学在双新改革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教学创新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同时也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模式,构建高中高效数学课程,已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不同于其他科目,要求学生具有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图形知识的学习中,涉及更多的思维转换和图形变化问题,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教师应不断突出自己的指导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直观想象能力。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学生需要感受到几何模型的特征,并学习空间几何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然后进行计算。老师只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学生发现很难理解几何图形的结构。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只记得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不能从数学练习中得出推论。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大量的空间模型,然后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归纳出几何的结构特征。这种利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图片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质,预示了他们的数学道路。在《立体几何初步》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像模型,让学生构建不同的数学几何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几何实际上是各种平面图形的综合。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的效果,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完善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培养思维逻辑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积极培养高中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对数学结果的探索和逻辑规则的推导。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积极运用实例推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同时,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的稳步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在双新改革的背景下完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元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问题,让他们理解函数的概念,然后提出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进行互动,要求学生利用过去的传统知识来解决。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函数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加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在集合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主动动机,主动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继续学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比如,具体例题:“有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没有实数根,求参数t的取值范围。”学生通常根据已知的条件“至少有一个方程没有实根”进行情况分析,稍微转换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非常简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情况和问题,引导学生灵活地使用反向思维。
三、转变教学,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面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在创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必须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综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知发展领域和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多重目标的发展。同时,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学习中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时,也应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在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数学核心素养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设计的教学目标,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仅仅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方向,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发展,并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在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还应做好学习诊断和分析,关注学生的思维、数学知识和接受能力的发展,建立与学生认知发展领域相一致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师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水平设计异化的教学目标,确保各级学生能够实现针对性学习的发展。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解放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取代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和长期发展,真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谢登亮.“双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写作教学的困与思[J].安徽教育科研,2022(09):32-33.
[2]陈雄.基于“双新”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方法研究[J].高考,2022(0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