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陈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陈云的一生为现代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陈云的经济思想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陈云思想;现代化;影响
1 陈云的一生简介以及陈云的经济思想
1.1 陈云的一生简介
陈云(1905.06.13-1995.04.10),是伟大的无产阶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陈云同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陈云同志的思想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陈云的经济思想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作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人之一,与中央领导集体的其他同志一道,为带领全党进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制定和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正确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成功地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大力支持邓小平提出的实事求是地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和重大决策。例如,对比例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即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改革的步子要稳,要“摸着石头过河”,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强调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指出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大量提拔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等等。他还为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外开放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创举,它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事关我国命运的一个关键抉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的。邓小平强调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陈云支持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主张,他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2 陈云的经济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影响
2.1 要着眼于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到国民经济的调整问题时,主张:“生活水平多数达到中等,少数可以先富起来。大体上差别不大,但是还有差别。贫富差距不大,先富者带动后富者,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着眼于经济建设,从而能更好的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要继续推进这一目标。怎样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蓝图呢?陈云坚定主张:把满足民生基本要求作为制定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出发点。1979年3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道: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占80%,而且人口多,耕地少。革命胜利30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他还说道:现在社办工业很多,小城镇工业也很多,办这些工业是有道理、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要就业,要提高生活。他认为,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搞国防建设,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针对民生的基本要求,陈云指出,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二十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陈云这里把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些民生的基本要求,作为制定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出发点,这是很贴近现实的民生思想,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
陈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讨饭的,怎么行呢?要放松一头,不能让农民喘不过气来。如果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农民就会造反,支部书记会带队进城要饭。”陈云认为:“农民稳住了,事情就好办了”,“这是大计。”陈云稳定农民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90年代伊始,不但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全国人民的温饱也已经基本解决,城乡人民的生活普遍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要继续推进这一目标。怎样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蓝图呢?陈云坚定主张:把满足民生基本要求作为制定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出发点。1979年3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道: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村人口占80%,而且人口多,耕地少。革命胜利30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他还说道:现在社办工业很多,小城镇工业也很多,办这些工业是有道理、有原因的。原因就是要就业,要提高生活。他认为,“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搞国防建设,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针对民生的基本要求,陈云指出:“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二十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陈云这里把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些民生的基本要求,作为制定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出发点,这是很贴近现实的民生思想,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陈云更多的从中外对比中,分析国情,从中国的人口多农民多这样的角度来分析民生问题,他说:“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对于这一点,陈云认为:“现在真正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的人还不很多。”为此,陈云提出了“一个大方针”,就是:一要使十亿人民有饭吃;二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这个大方针,他解释道:必须在保证有饭吃后,国家还有余力进行建设。因此,饭不能吃得太差,但也不能吃得太好。吃得太好,就没有力量进行建设了。对怎样掌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陈云提出了一个原则界限:“只有这么多钱,不能提高太多,必须做到既能吃饭、又能建设。”对这个“原则界限”,他在这次讲话之后的一个月之后,再次重申: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可以改善,但改善的幅度要很好研究。从全局看,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吃了之后,还有余力搞生产建设,国家才有希望。他认为“只要把握住这一条就好”。吃饭问题实质是粮食问题。陈云要求搞好粮食储备,认为这是硬道理。他说:“我说过,粮食周转库存降到三百六十亿斤,就要发警报。粮食一定要有人管,这是周总理早已定了的。”“钢铁是硬的,我看粮食更硬。”地方和中央手里要抓一点粮食储备。陈云提出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大方针是很有远见的。目前粮食短缺问题成为影响世界稳定的大问题,我国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5亿多吨,国家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2.3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率先探索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问题,在1979年3月8日写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一文中,突出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他指出60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二是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又是必需的。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逐渐扩大,直至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机制,而计划管理的范围不仅逐步缩小,其方法也逐渐地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指导性计划为主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伴随着两个方面的改革深入而进行的:一是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改革逐步深入,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越来越多,集体所有制经济在80年代就基本上摆脱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二是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的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大,同时国家计划管理的手段也多样化,指导性计划的比重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市场取向的改革和经济转型,陈云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的平稳转型做出了伟大贡献。众所周知,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同一时期各自调节的范围和深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也没有固定不变的理论,其得失完全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取决于总体经济运行的效益最大化。
2.4 对外开放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对外开放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创举,它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事关我国命运的一个关键抉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的。邓小平强调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陈云积极支持邓小平的对外开放主张,他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对外开放可以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以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取代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促进经济的变革,使我国经济结构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世界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状况,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更加提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之间的互相开放、互相依存程度更加增强。据此,邓小平在1984年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互相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在近几十年中空前提高,国际分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产品都是国际分工合作的产物;从科学技术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来看,国际合作成果与互惠步伐加快,动用世界范围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通力合作,共同攻关,日益明显;从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来看,开放化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市场;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和概括的结果。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对外贸易的扩展,加速了经济的发展,GDP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更加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 陈云思想的总结和思考
我们要特别学习陈云同志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勇于创造性
地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理论,制定新政策,同时又一丝不苟、踏实谨慎的工作态度。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信中国在党的领导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条件下必定发展壮大起来,坚信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挫折都可以克服。他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尊重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胸中有全局,,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实践。他一方面胸怀全局,观世界风云,察九州之变,一方面从细部着手,一丝不苟,账算得很细,考虑到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复杂情况,统筹兼顾,抓紧抓实,使宏伟目标一项一项地实现
陈云的思想不仅对战争时期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样,对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同志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以及对事物的探索精神。陈云的思想不仅体现在上述提到的,他的一些思想还对环境,人口以及党风建设方面也有他独特的看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第256页
[2]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第183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