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欣赏的探索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新课改以来,音乐欣赏课的灵活性有所提升,课堂更加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忽略了音乐欣赏对听觉训练的意义。音乐听觉训练目的是提高音乐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为音乐实践服务的,音乐听觉训练中各项技能训练都是为了培养音乐素养,同时发展人对音高、节奏、音强、音色、调性、和声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不仅需要进行系统训练,也要依赖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听觉训练在学生学习与未来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音乐欣赏;听觉训练;意义

新课标指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基础,音乐听觉是我们进行音乐实践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把音乐作品纳入到音乐活动中,进行听觉培养和训练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更高层次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水平。通过对听觉训练来了解、掌握音乐及其在表现中诸构成要素,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觉能力,是音乐听觉训练的基本意义所在。

一、音乐欣赏听觉能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一个最好的教师。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充分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这就是把我们音乐的魅力都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听觉能力训练可通过让学生听大量的音乐作品,对欣赏音乐作品产生兴趣。例如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了解京剧铿锵有力的声响之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了解京剧婉转悠远的神韵之美、《我是中国人》了解京剧厚重磅礴的气势之美。

二、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

视唱练耳是我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技巧,它由视唱和练耳两个大部分构成。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是为视唱与读谱训练从听觉上提供纠正偏差的依据。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可以让学生从多种音乐调性、调式、音乐织体的音乐实践中,提高练耳水平,如在《狮王进行曲》的学习中,先让学生聆听主题1=C 6 3 3 3|#4. 3 2 3 | 17 67 1 2 |7- - -| 6 3 3 3 |#4. 3 2 3 |12 32 1 7 |1- - - |……再用”beng”

跟着钢琴哼唱这个主题旋律,让学生通过音准、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织体去感受狮王威风凛凛的形象,同时将变化音#4的特殊音乐形象留在学生了的脑海里,长期的实践积累,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视唱练耳水平。

三、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培养学生内心听觉能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听觉可以划分为外部的听觉(被动性的听觉)和内部的听觉(主动性的听觉)。内心的听觉能力是以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要素和内心音乐的听觉记忆作为基础的, 结合音乐理解,在内心形成音乐感知、判断与再现的能力。在我们的音乐教育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利用自己的耳朵来观察、聆听一首音乐时,内心的听觉就会不断帮助他们从外部感官的听觉进行做出判断。音乐听觉训练除了让学生在音符的高度、长度、力度上提升听辨能力,在音乐的色彩、织体、结构上也能让听辨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堂上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动手画旋律线或者图形谱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有很好的帮助,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通过聆听大量的音乐作品,在不断积累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内化为内心听觉能力。

四、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随着音乐的发展,一切音乐材料与音乐要素都具有瞬间即逝的流逝性特点。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构成要素和音乐结构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如在《北京喜讯到边寨》的课堂学习中,这首曲子由郑路、马洪业共创作的由五个音乐主题组成的一首管弦乐曲,完整地聆听一次乐曲大约需要7分钟,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记忆下来,但通过对音乐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首管弦乐曲实际上就是由一个引子、五个具有传统舞曲风格特征的音乐主题以及第一音乐主题的反复再现所组成的音乐结构。听觉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全方位的音乐信息接受能力和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长期的音乐听觉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记忆力,为他们日后的音乐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的时间、空间、织体、力度、音色五种要素表现形态,构建了音乐美的永恒,审美观是人们长期的感觉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音乐听觉训练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聆听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带来了多种而丰富的审美和实践经验。如在音乐作品《彼得与狼》《魔法师的弟子》《动物狂欢节》中,人们甚至可以感受到相对明确的戏剧性角色与情节的发展。通过大量的音乐审美实践体验,扩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对象,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格调的感受中,理解音乐的所表达的内容、形式和哲理之美,提升和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欣赏课要充分重视音乐听觉训练,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日后的音乐实践活动和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探索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仝云蛟.乐感培养与听觉训练[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8.

[3]陈思.音乐基底要素表现形态的审美心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