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的七月底,“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双减”政策提出小学低段年级不能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这就给低段数学教师提出一个新颖而迫切的研究课题,既要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又要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还要让学生掌握和消化课堂学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采用多种形式的“非书面”家庭作业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关键词】“双减”政策;低段数学;家庭作业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教学要求,更让低段数学教师对家庭作业设计的质量诉求与全新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家庭作业设计方法,将创新形式与核心素养理念应用于家庭作业设计之中,力求探寻出最优,最科学的家庭作业设计。因此,为低段学生设计符合“双减”政策的“非书面”家庭数学作业更显重要。
一、整体把握,明确家庭非书面作业设计原则
通过家庭作业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学业问题和知识缺陷,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清晰认知自己学业水平、解题技能等多方面的学习情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中乐,乐中学。因此我们需要明确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作业与目标统整原则
作业设计要依据教学大纲,把学科内容和学习目标相融合,与课程标准统整,并把学业知识、学科理念融汇到家庭作业的设计中。
(二)作业分层与作业形式多样化相结合原则
家庭作业的设计要满足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需求。分层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家庭作业应避免布置枯燥单一的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化,更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三)生活与实践交融原则
数学脱胎于生活,抽象概括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而实践更能理解数学,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升华。我们的家庭作业设计要秉承生活与实践交融原则,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美。
二、“非书面”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根据“非书面”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一)优化计算类基础性作业在家庭非书面形式设计的研究
基础性作业是指根据新课程标准而设定的、符合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业。对于这类计算类基础性在家庭非书面形式设计主要以说题的形式掌握和巩固。
1.说算理和计算过程:如学习100以内的整数加减法时,试算47+38时,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说出本题的算理和计算过程:两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7加8得15,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5;十位4加3再加进位1,得8,结果是85。家庭作业设计要求说题要完整,算理和过程要清晰,让学生既熟悉进位加法的过程,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说错题:错题主要有两种,全班普错题和学生自错题。全班普错题就要求教师概括整理,在堂练纠正,在家庭作业巩固。学生自错题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错题纠正后重新说说。说错题有助于学生纠错、巩固和提高。
(二)优化生活类作业设计的研究
生活类作业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课程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而设计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把所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如我们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可以布置一次“小小超市”的作业任务,参照超市的定价,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物品定价,带回班里和同学进行商品交易,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让同学们不仅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同时还培养学生自小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和压力,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小金库”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优化动手实践类作业设计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加强学业知识与生活场景的联系,模拟应用和动手实践相结合,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数学动手实践性作业具有一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基于此,“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性作业”方案研究改革学生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如我们在学习表内除法时,计算32÷4时,可让学生把32颗花生或糖果平均放在4个碗里,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理清乘除法的关系,明白算理,从而轻松掌握表内除法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三、积极评价,激发兴趣
对学生家庭非书面作业的批改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终环节。作业完成方式可以创意绘画,展示学生的绘画作业,也可以展示学生说数学过程的视频,等等。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利用非书面家庭作业来丰富评价方式,通过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来展开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总而言之,家庭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家庭作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家庭非书面作业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技能,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式问题,“双减”政策下,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更要体验“减负高质”的新形势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燕洁.“非纸笔”作业设计的探究与实践分析——以小学低段数学日常作业为例[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6):73,82.
[2]辛智杰.当“作业”遇到“游考”——低年级数学“非纸笔”作业设计的实践探微[J].考试周刊,2018(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