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数学思维与运用数学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着数学教育的价值与品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提升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借用信息技术可构建高效的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观念,推动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
目前,很多学科教学中都会用到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这对数学学科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有利于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但是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灵活,这就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结合起来,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下。由此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看重学生做题的结果,很少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这种想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项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能够创新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有利于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也可以获得很大程度的进步,同时也加强了数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教材,可以将教材中的案例拿出来,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带给学生熟悉的感觉,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学生能够积极的探索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创设成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教师让学生在操场上围成圆圈的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画面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图片中的学生应该怎样才能围成一个圆形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都纷纷讨论起来,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先确定圆心,有的学生会说可以先确定圆的半径,由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新课学习。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了出来,同时学生也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更偏向于直观,这样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快遗忘学过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而且这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特点,要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更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引导学生动手学习,并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影响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角在生活中一些应用实例,并根据这些实例具体给学生讲解角的知识,促使学生动手探究影响角度大小的因素。最终学生得出了问题的答案,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角度有关,与角的边长无关,学生有效地解决了数学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下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也能更快速地解决数学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实践活动的意义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同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运用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实践作业,比如学生需要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利用数学知识计算教室面积。而教师则需要记录学生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并做成视频,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学生观看完成作业的视频。这样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实践活动的意义,并且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实践活动的印象,增强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生活内容,促使学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应用信息技术,比如可以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这样都能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提升实践活动的意义,这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实际意义,同时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忠孝.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生数学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J].孩子天地,2019(28):285.
[2]陆艳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4):2.
[3]史容全.浅谈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