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不管是外出听课,还是在校研讨课,不难发现在各种音乐教学课堂上、音乐鉴赏课堂上都出现了图形谱的身影,它可以直观描绘音乐,能营造出活泼有趣的学习情境。图形谱让音乐的表达形式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它会采用多种多样的线条、色块、符号等元素让抽象化的音乐简单化。图形谱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其所想要展现的音乐内容也是不一致的,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将图形谱的内在价值发挥出来是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关键词】图形谱;音乐学习能力;运用策略
从实际出发,图形谱有着非常多的种类,其特点也比较特定且鲜明,那么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去选择合适的图形谱,这样才能让电线图形谱、色块图形谱、符号图形谱等图形谱真正实现其价值。当然,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如何科学运用图形谱。
一、图形谱的种类及特点
(一)点线图形谱
在点线图形谱当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大小不同的点,还可以观察到稀疏程度、高低、粗细不同的线条,这些不同的点与线条帮助了小学生更加直观地去学习音乐,因为小学生可以通过电线来感受音乐中不同部分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强弱等。这种图形谱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运用还是较多的。
(二)色块图形谱
对于色块图形谱而言,其明显的冷暖色对比以及颜色浓淡的对比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情绪变化,从这当中可以看出色块图形谱可以很好地刺激听觉感官,从而让小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感悟音乐的情绪以及情感变化。
(三)符号图形谱
符号图形谱从名字来看,也不难发现其主要是利用一些特殊符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难度比较大的曲式结构,它将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也便于学习,因此其在音乐欣赏中运用的比较多。
(四)实物图形谱
实物图形谱,它是利用真实的物品或者仿真物品的形状,依据音乐的具体变化并结合实物来组成图形谱,就像青蛙以及脚印等,也可以是多样的乐器,利用这些实物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把握音乐形象,从而学生也能更加轻松、全面地感悟音乐中的形象。
二、图形谱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运用点线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
一般来说,音乐表现要素具体包括:旋律、速度、力度、时值、节奏等,最基本表现要素可以说是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曲直不同的线条正好可以用来展示旋律高低的变化,线条的长短程度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长,在音乐唱歌教学中就有明显的作用。
例如:《月亮月光光》有很明显的旋律起伏,并且每一个乐句旋律起伏的高低点都相似,于是在课堂上我运用了旋律线来提醒学生旋律在何时有高有低,甚至要求学生在旋律线处写上相对应的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歌曲旋律。
再例如,《童心是小鸟》有太多长音,我在课堂上也会充分运用点线结合的图形图,除了在旋律上解决音高问题,还会在线上加点,提醒学生歌词时值,有的一个歌词会出现12拍,我用12个点或者小线段来表示,学生一清二楚,再也不需要我总是提醒时值,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
(二)正确运用色块图形谱,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情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而色彩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情绪的变化,给了人们更好的音乐情感体验,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
例如:《山童》在四年级的教材里,是一首欣赏歌曲,但是歌曲有两种不同的情绪,也许从听觉上学生能够分辨出,但是加上色块图形谱和色条图形谱之后就能更清晰的感受出情绪变化,从而在聆听和模唱歌曲中象声词时演唱声音控制都不一样。
(三)巧妙运用符号图形谱,帮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是指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清晰地把握住曲式结构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老师如果还是在一味地使用语言来讲解其定义、特点等内容,学生很难从中学习到什么重要内容,但这时如果教师能够考虑到将符号图形谱融入教学中,那么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跳圆舞曲的小猫》这首乐曲是一首三段体结构的乐曲,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分析曲式结构难度太大,并且一味地聆听太枯燥,于是我用特殊的符号来密集型曲线和圆形符号来表示A—B—A形式,所以用画面上孩子们就了解三段体结构,孩子们行符号图形谱上就发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一样,起码旋律上是相似的,第二部分是不一样的,并且能清晰地了解情绪、演奏乐器等都有不同,所以不得不说巧妙的运用符号图形谱,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合理运用实物图形谱,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形象
可以说,音乐作品的形象塑造是离不开节奏、力度、速度、情绪、音色等重要音乐要素的。为了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歌曲内容或者是歌曲情感,笔者觉得运用书屋图形谱也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丰收的节日》,是一首二声部歌曲,旋律上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二声部在新课中完成就有些困难,一次外出学习正好聆听到这节课,老师运用了哈密瓜和葡萄的实物图片,分别代表了两个声部,并且从两种水果盛产之地新疆,引导学生歌曲在节奏、旋律的不同特点,有效地提醒了学生二声部旋律的演唱。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从2014年才开始接触图形谱,到现在图形谱时常在课堂中运用,笔者发现如果能恰当使用图形谱,对于集中学生聆听音乐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乐曲的感知力、及启发学生想象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只要教师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新颖别致、入情合理的图形谱,便是提高教学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戴建芳.音乐图形谱教学探索——以《我是草原小牧民》为例[J].音乐天地,2017(2):4.
[2]滕园星.图形谱:低年级歌唱教学的新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8(4):3.
[3]周安斌.在音乐教学中巧妙运用图形谱教学法[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