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上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特别在“双减”政策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下,深度学习,让学生茁壮成长呢?在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思考中,笔者体会到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关键是师生互动,师生的互动关键是教师在设疑、质疑,教师循循善导下,让全本学生积极参与,乐在参与。下面就七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一、合理分配,及时表扬
数学的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还存在应试教育的现象,不利于教育教研的发展,身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课堂上展开。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笔者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时间一般把四十分钟按3:15:20:2进行分配。三分钟温故知新,十五分钟新授探究,二十分钟闯关练习,两分钟抢答小结 。只有合理安排安排时间,才能保障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深度学习,公式推导,及时表扬,学以致用。
多表扬,积极表扬,因为表扬是学生学习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课前预习,当小老师
老子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提前学习,分享预习成果,学生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展开网上小组交流合作,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通过网络的力量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联系生活的实际举个例子。让数学融入生活,融会贯通,回到原点,理清缘由,掌握知识,让学生当小老师也能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剑走偏锋,将错就错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展示错误的计算过程,并不是误导学生。错误好比前车之鉴,可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己 。譬如:“加法时,满十故意不进一。在计算减法时候,不够减时,不向前一位借一,等等。”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找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分享纠错过程,引导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当掌声弥漫之际,教师赠与其“学霸”称号,让学生探索知识真谛的同时,建立自信。这样的数学课堂互动环节学生们都很喜欢。总之,教师激励的语言在课堂上多运用真的很有效果。
四、合理评价,老师鼓掌
数学课堂上互动环节离不开评价,正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解决老师设置的数学问题,应该及时表扬,上黑板计算正确时,须立刻表扬,提出有创意的问题也及时赞扬,老师也要大力鼓掌。
课堂上激励学生能点燃学习兴趣,经常说学生聪明能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上注重激励学生,注重实事求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经常讲学生聪明,让全体学生心情愉悦。用好的心情开展教学,多表扬,少批评,或许,学生从此就会爱好数学,爱上数学。
五、守制度,大抽奖
《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 》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所以,笔者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和学生约法三章,以学生遵守制度为荣,还可以大抽奖。
首先,课堂上,答对老师的一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一张老师亲笔签名的奖励卡,不封顶,多答多得。其次,集十个奖励卡,可免做一次家庭作业,集20个奖励卡,不但可以免做三次家庭作业,而且还可以参加幸运大抽奖。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们为了争夺奖励卡,学生们非常积极回答问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的技巧
许多老师为了强化自己的教学效果,习惯布置大量机械性的作业,这样不仅作业质量难保证,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产生消极心理。“双减”下,教师们需要将目光从作业的“数量”转移到“质量”上面来,依据所教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如果是低年级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不能把作业带回家。
老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后,结合重难点、考点,分析基础题型,总结变式,归类练习,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以数学学科为例,在作业设计上,尽量使学生在解决一道题时能够学会解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学生只完成了一题,就能融汇了多种数学学习方法。
让“优等生有思考、学困生完成得了、中等生完成得好”,既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所悟。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七、教学的延伸与回归
事物之间总有联系,如果你细心观察,总会找到那条主线。课堂的双边活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起着关键作用。优秀的老师是反复磨炼出来的,优秀的课堂还要加上老师的思考与智慧。笔者上完一节课,除了写好教学反思,经常会和同级的老师展开讨论,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下一节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
做教师一定要做到上课时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教学的延伸就像打渔时散开的网,教学的回归就像你收回的网,延伸的纵横度直接影响你的收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在教学上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在“双减”政策下,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下,深度学习,让学生茁壮成长!在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思考中,笔者体会到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关键是师生互动,师生的互动关键是教师在设疑、质疑,教师循循善导下,让全本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