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标增设了综合与实践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从数学问题出发,借助活动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确保全员发展。
【关键词】全员发展;初中数学;实验活动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提倡实践活动教学,希望通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力得到培养。这种新形式的数学教学强调全体学生要共同发展,要开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实验课堂。下面笔者将对建立在全员发展基础上的数学实验课堂展开论述。
一、初中数学实验活动设计原则
(一)数学思想和实践紧密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了初中数学实验的应用价值,将数学实验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对数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数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数学中思想和实践活动之间的紧密结合。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借助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呈现。那么,教学中数学实验活动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主导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意愿下完成数学实验活动。
(三)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初中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让学生能带着思考的和好奇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在数学实验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经验的大小,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能力的锻炼和知识的积累。
(四)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
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存在截然不同的地方。针对初中生开展的数学实验活动时,教师要从初中生的视角去思考和审视。实验不仅要直观,还要有趣。实验活动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正确的状态下获得自我提升。
二、基于全员发展的数学实验活动开展策略
(一)数学命题下的实验活动教学模式
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教师能否探索并提出与之相关的数学命题直接影响着数学实验的成功与否。教师希望学生借助数学实验,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获取新的信息。因此,在进行数学实验活动命题时,教师要对学生增加开放性题目的练习,给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数学实验情境,让学生展开数学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设计议论题目,并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让学生能真正展开交流。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思考,实现彼此的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活动,让学生对图形进行旋转和平移,结合这些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的空间感。
(二)数学概念下的实验活动教学模式
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概念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些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实验活动的环境中。教师给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时,先让学生对概念有基本的认识。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实验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面对数学中的诸多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将实验和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习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架,学生进行扭动,发现它的形状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法进行教学。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个轴对称图形,通过动画让两边重合,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实验方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试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解决问题中数学实验活动教学模式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问一些比较生活化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点动成线和线动成面的知识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方式播放这一过程。为了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还需要简化教学的环节。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射线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射线无限延长的过程,这种方式省略了过多的言语,通过动画给学生清晰地再现了射线的性质和属性。
数学实验活动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手脑并用,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官系统。这种手脑并用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手、脑的结合,要给学生创设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背景。让学生能展开实验,在不断尝试中获得新知,要努力把抽象的知识进行生活化。在教学苏科版数学投影与视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在平面图和空间图之间转换,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获得更直接的数学经验。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实验活动为我们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数学实验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通过数学实验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微课在初中数学预习中的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黄友花.浅谈初中数学的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6).
[3]张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步步反馈,逐层提高法[J].读写算(教研版),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