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四层四环”育人模式的作业设计案例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作业改革是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刘英琦老师提出的“四层四环”育人模式及其化学作业设计的“三类型”“六原则”进行了案例研究,旨在促进“文化化学”教学主张的进一步实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四层四环”育人模式;作业设计;三类型;六原则

作业是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优质的作业设计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业也是教师切实了解学情的重要根据,支撑着教学设计的改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作业应注重整体性,突出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保证基础性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本文基于化学课程标准和刘英琦老师提出的“四层四环”育人模式及其化学作业设计的“三类型”(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选择型作业)、“六原则”(层次性、情境性、建构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索各类型化学作业设计的实施,以增强作业环节的育人功能。

一、基础型作业

基础型作业一般是书面形式,主要针对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部分。低质量作业设计往往考察的内容不分主次,冲淡核心,停留在“每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的观念中,生怕遗漏某个知识点。这不仅导致作业的题量较多,而且作业中核心知识不突出,甚至出现偏题和怪题,降低作业的有效性,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作业设计要促进学生的结构化理解,例如:

作业设计不应局限于知识结论,同时应该重视得到结论的认知过程。所以,以全面育人为导向的作业设计,尤其应该体现各学科的认知视角(回答“从哪儿想”)和认知思路(回答“怎么想”)。在化学学科中,认识视角可以根据研究层次分为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根据研究对象分为物质视角和能量视角,也可以根据研究方式分为定性视角和定量视角。化学的认识思路则有“对研究对象(物质或变化)进行分类”“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宏-微-符的三重表征”“根据物质的类别预测其性质”等。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经历化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才能从经验深入到本质,实现“四个理解层次”。例如下列题目:

除了选择题,在题目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简答题。例如:

这类题目不强调知识结论,反而突出认知过程,这能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和总结认知过程,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这类作业体现了“四层四环”育人模式和“文化化学”教学主张的要求,是基础型作业的重要要求。

二、拓展型或研究型作业

拓展型作业或研究型作业是提升学生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文化性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教师可播放我国缺水地区的相关视频,布置学生基于所学内容和网上查阅的资料,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汇报交流。此类具有拓展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为学生提供机会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收获极大的成就感和信心。再如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中,教师通过历史史实等,突出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过程,从而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其中的曲折和辉煌,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担当,帮助学生不断塑造必备品格,成为文化人。

上述作业,第一个作业从全人类视角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魅力;第二个从国家和民族视角出发,可促进学生体会我国科学家的国之担当。

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关于物质的气味可以让学生对物质有较为直接的认识和感觉,在学习有特殊气味的物质时可以引导学生与困扰深圳居民的蟑螂问题相结合,确立学生研究型作业课题。结合南山区科技节,我们精心设计了研究型作业课题“利用植物性物质趋避蟑螂”,学生根据实施方案和计划付诸实施,但在实验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尤其一段实验完成后就会发现一些立题存在想象不到的问题,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的分析等,通过分析就会觉得原来的课题存在或大或小的偏差。学生最初的想法是利用大蒜、洋葱等气味比较大的植物性来趋避家里的蟑螂,经过学生实验验证发现大蒜虽然气味特殊但基本没有趋避效果。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学生调整方案,总结了好几种家庭趋避蟑螂的有效方法有,如:1.把面粉和硼酸,以1:1的比例混和,然后加入洋葱的汁液,捏成一个个小小的硼酸丸子,就是有效的杀蟑小丸子了;2.使用洗洁精,将清洁精加水稀释,用布沾湿,擦在蟑螂可能出没的地方,由于洗洁精会堵住蟑螂的气孔,就可以令蟑螂窒息而死。在课题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既激发了探究兴趣,还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同时在潜移默化地应用定量思维和定性思维,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和动力,还增强了学习化学的获得感,这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型作业文化育人的目的。

研究型作业的实验报告是学生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很好方式,既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达到以评促学的目标。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化学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更加清晰,运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们会发现自然现象和科技发展具有难以想象的复杂性,中学课堂内的化学知识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基础,从经验性理解自然过渡提升到本质性理解和结构性理解,结合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认识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还有更加广阔的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求知欲和责任感将得到提升。除了知识和方法,育人导向的教学同样强调价值观念维度。这类作业是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的有效路径。在完成这种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的研究型作业中,学生能切实理解国家和人类发展背后的内涵,达到“文化性理解与人化”的层次。

三、选择型作业

优秀的作业设计应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不一样,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作业,供学生按需选择,这类作业常称为选择型作业或弹性作业。它为不同学生提供机会,确保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进步。根据作业的层次性原则,教师可以设计部分基础题目,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巩固所学内容;再为“吃不饱”的同学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综合作业,深化学生的学习。

初步的学习是由外向内的输入、内化,而深化学习内容的最好方式则是由内向外的输出、外化。因此,作业设计必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行为,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例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下列选择性作业:

此作业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式思考,加深学生对非金属氧化物的理解,也突出研究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思路,锻炼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实践能力,体现了将知识和方法的整合,帮助学生进一步达到“结构性理解与外化”的层次。

除了学科问题,设计选择性作业可考虑贴近生活或者社会热点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结合澳洲森林大火,请同学们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学生在解决此类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社会问题时,能体会所学内容与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而对学习有更积极的态度。另外,社会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问题。在上述第二个问题中分析澳大利亚的方案时,学生不仅要考虑化学的灭火问题,还要考察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面。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四层四环’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YQJK117)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刘英琦.“文化教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1-5.

[3]Biggs J B , Collis K F .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the SOLO taxonomy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J]. Science, 1982, 239(4845):1231-123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