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小学高年级读写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通过对批判性思维在国内外的重视程度以及反思其在基础教育中的极度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角度,辨析借鉴国内外课程设计思路,创新开发十个有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批判性课程板块,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读写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背景及价值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要求慎思明辨、基于证据得出结论或做出判断,是科学理念、理性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属于高阶能力。哲学家罗蒂曾指出,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两种启蒙教育,一种是“文化扫盲”(cultural literacy),另一种就是“批判能力扫盲”(crotocal literacy)。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030年教育: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宣言中指出“未来的教育,要发展批判性思维。”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确把“批判质疑”作为18个核心素养之一。2022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思维能力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知识不如教思维”,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

反观我们的基础教育,学生思考“唯书、唯师、唯上”,答案“标准化、唯一化、统一化”等异化现象仍普遍而严重,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在基础教育中是非常“短缺”而重要的。理论如此,但由于我国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和教学实践不足,亟需真正“量体裁衣”的课程来支持和推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阶段,正是批判思维培养的基础阶段,我们的学生需要批判性思维课程来改善思维方式,进行品质提升,把他们从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成为有辨别能力、独立意识、科学精神、理性思考的新时代公民。语文学科作为思维训练的重要基础科目,更需要立足国情、关注地域生情,通过“读、思、辨、写、拓”等环节,对思维异化现象进行矫正,开创性地研制开发适合的有效提升批判思维能力的系列课程。

二、课程建构与内容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建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不同学段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深度阅读、对比比较、搜寻资料、讨论质疑、推断思考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持有辩证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美丑、善恶,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从而有效培养理性思维和独立精神。

本课程的架构基于语文课标理念,立足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从建构主义课程角度出发,借鉴乔治·J·波斯纳在《课程分析》中的开发路径,结合阅读分析、现实议题和探究活动等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自身认同逐步过渡到社会问题层面,思维支架由浅入深,螺旋上升,重点对日常议题和一些综合性的探究主题研究中,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技能,通过思辨阅读、写作的方式,发展、提升学生面对复杂现实生活能力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中精选了十个社会话题作为教学内容,在这本书启发之下,课程团队创设适宜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逐步摸索打磨出十个有中国特色、地域特点的批判性课程板块:自我认知、身份认同、与人沟通、自然世界、成长思考、挑战权威、网络之“度”、挑战权威、公德良知、寻找真相、生活之道。每一个板块,进行项目式研究学习,对板块核心问题进行比较、思辨,进而与写作关联,适时进行相关书目、电影推荐,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自主学习发现,提升批判思维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三、课程实施与思考

波斯纳指出,如果想要开发一门课程,除了要回应相关“课程分析问题”之外,还要结合课程及学情选择特定的理论视角。我们所开发的课程在理论视角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建构主义,它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旨在通过生活中典型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建构一套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其间,引导学生学习搜集和选择信息的基本方法,关注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学习区分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学习运用文字、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成果,支持自已的思考和论说。

课程十个板块指向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研究中,我们让学生依据兴趣点组成探究合作小组,就某一个专题如深圳文化认同、自然环境之问等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开展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促使学生像记者一样去收集查询资料,像侦探一样去探索、发现,像法官一样去梳理、思考,像科学家一样勇于实践,因为研究的是真实问题、现实问题,所以避免了纸上谈兵、缺乏兴趣和深度等问题;因为是团队合作活动,所以学生相互倾听、配合、讨论、总结,互相学习,相得益彰;因为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研究,因而更有深度和广度,从案例到思维方法的获取,这样的课程和做法,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同。

四、课程创新之处

本课程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课程稀缺,目前国内对小学阶段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课程实践研究极为稀缺,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对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建设具有现实价值和推广借鉴意义。二是多学科联动:据研究分析,初高中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多出现于语文、政治学科,本课题研究立足小学语文、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等多学科联动,课程将呈现出多彩、综合的特点,更凸显能力的综合运用和提升。三是基于现实问题:课程设计及实施中,我们将运用国际上比较有效的批判思维培养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让学生组成研究合作小组,就某一个现实问题或者研究活动开展持续的研究和学习,从而培养思维,锻炼能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小学高年级读写课程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YQJK10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存建.文化变迁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理性基础与着力点[J].当代教育科学,2016(07).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5).

[3]任长松.如何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4]林格朗伦德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0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