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户外游戏环境中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游戏活动。游戏情境促使幼儿以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体验—探究—经验获得”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关键经验、联系经验实现知识迁移。游戏情境学习对提升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兴趣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认识“自主游戏”、适时支持引导、投放多元材料、善用激励评价等策略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关键词]幼儿游戏;户外自主游戏;情境创设;支持策略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与游戏情境的内涵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内涵
九十年代开始,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被国内幼儿教育界学者重视。近年来,幼儿园自主游戏也成为学前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幼儿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自主游戏发生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如角色游戏、体育游戏、建构游戏等形式都包含在内,倡导幼儿自我探索、自主创新,是一种动态多变的模式。只要是幼儿自己发明的、创造的、且积极投入的游戏都可以是幼儿的自主游戏。[1]自主游戏有以下特征:游戏计划的生成性、游戏环境的多样性、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游戏机会的均等性等。[2]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自主游戏的细化与拓展,是幼儿在户外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主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有别于在班级室内发生的自主游戏,其活动范围、空间更广、可利用的材料更多。在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大、空间相对广阔,幼儿进行游戏时可大范围移动,这为实现空间自主奠定了基础;此外,多样性的材料多来自户外环境的自然物、运动器械或是大规格的户外建构材料,幼儿可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丰富材料,这为实现游戏自主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游戏情境的内涵
情境创设,是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置、模拟,引导儿童展开积极的心理活动,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教育方式。[3]游戏情境促使幼儿以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体验—探究—经验获得”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观察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掌握关键经验并把知识经验迁移联系生活实际。在户外环境的创设与教师的支持引导下,在一个与其生活相结合的情境中,幼儿能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与同伴合作探究,有效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情境性的游戏可以使游戏情节更丰富,宽松、自由的情境可以助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幼儿可以拥有更多自主游戏的想象空间。[4]
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情境推进的意义
(一)以积极情绪为动力
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是一种高情感投入的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户外,自主游戏能够实现空间自主和游戏自主,其内容更吸引幼儿,幼儿在其中打破固有限制,解放孩童心性从而对体育活动更感兴趣,更能达到体育效能。
幼儿园小斜坡的一侧,开设了“滑草坪”游戏,很受大家的欢迎。在原有材料大纸皮上,新投放了6个滑草板。游戏一开始,孩子们习惯地选用大纸皮,男孩A拿着大纸皮,放在溜溜布上,他在起点调整坐在纸皮的位置,双手把纸皮两侧立起来并抓着,形成一个迷你滑梯。正是这种贴合幼儿兴趣、强烈的动机与探究欲望推动着他们在情境游戏中深入学习。
(二)以自主发现、探究解决方法为导向
幼儿在游戏中不断遇到难题,从而不断升级游戏,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来发展经验,幼儿解决问题的经验是来自游戏活动、同伴互助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基础。如在快乐骑手区,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形成明确的分工,各自忙碌着。从“调整车与斜坡的距离”到“如何保持斜坡的稳定”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表达,建构新经验。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支持主要为幼儿提供经验,抛出关键性问题,引导幼儿围绕经验生长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表达。
(三)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情境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幼儿主要通过动手操作以实现感知与思考,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和学习发展的。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可自由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和多样材料的组合使用。幼儿面对丰富的材料组合,不断动手操作以及调整的游戏情境,同伴合作游戏水平、社会性等都实现了优质发展。
三、基于情境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支持策略
(一)以幼儿为主体,选取生活化的游戏情境
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过程,而情境游戏是幼儿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幼儿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认同与理解幼儿主体地位,将学习与发展的主导权还予幼儿,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幼儿、引导幼儿,发挥幼儿的主动性。[5]
深入了解幼儿在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如喜爱的动画人物、伙伴间的讨论话题、基本动作兴趣等,引发生成主题,进而设计幼儿喜欢的富有情趣的故事情节,创设直观形象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投入。
(二)精准定位角色,适时支持引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划分区域、投放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观察,观察幼儿的兴趣、游戏状态、安全问题等;游戏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分享游戏经验,对幼儿的活动做激励评价,帮助幼儿梳理总结。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前因后果,还要把握幼儿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并基于此为幼儿当前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
(三)坚持问题导向,丰富游戏内容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游戏情境是动态发展的,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尤其让中大班幼儿带着任务意识进行游戏,能使其有更强的代入感、更浓厚的兴趣与更积极的情绪,因此教师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应坚持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应充分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结伴、小组合作,利用图画和符号制定游戏计划,继而鼓励幼儿根据所制定的主题计划选择场地、搜集材料、进行活动。教师需要专业地观察幼儿及其游戏,挖掘学习契机,并以此为出发点生成一系列的支持与拓展活动。
(四)投放多元材料,创新玩法组合
良好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不断地探索、交往和表现,材料多样化,幼儿的探索就会多样化;材料具有开放性与低结构性,幼儿的探索就会更加自主而有创造性,更容易获得有益的新经验。[6]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现阶段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地提供具有丰富性、挑战性、低结构性的材料都是需要教师关注的因素。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以及组合功能,发挥材料的巨大作用。幼儿游戏源于生活,游戏材料的选取当然也应该尽量取自生活。如沙水区里的锅碗瓢盆勺等,在沙水天地中幼儿不仅与沙水玩引水挖渠的游戏,更多自发生成家庭小剧场,尤其是小中班幼儿。运用真实的锅碗瓢盆、细沙、落叶与树枝,幼儿很好地自我组建“家庭”分工角色。
(五)善用激励评价
教师的激励评价对幼儿的主动学习和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激励”为基本导向、以观察为主要手段、以改进教育实践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能力,是对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7]教师可以就游戏开展情况组织讨论,一方面帮助幼儿把零散的经验梳理并整合到已有经验结构中,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分享与倾听,学习同伴成败的间接经验,为下一次游戏奠定经验与能力基础。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是自主游戏的细化与拓展,而富有情境的游戏活动可以使游戏情节更丰富,有效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使幼儿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在“情境—体验—探究—经验获得”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关键经验,并把知识经验迁移联系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卢迎新.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有效介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实现条件[J].学前教育研究,2008,000(001):55-58.
[3]殷晓蕊.幼儿角色游戏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6):47.
[4]王丽.巧投材料助推户外自主游戏发展的策略研究——由“野战游戏”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2020(39):116-117.
[5]卢玲.谈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7-79.
[6]虞永平.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是有质量的[J].幼儿教育,2014,000(001):86-86.
[7]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