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结合本园空间小、幼儿多的现状,探索和梳理社区资源从而拓展科学活动的策略,从利用社区资源入手,通过创设科学活动的内容,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做的价值在于建构幼儿园新的教育模式,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一步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依据,同时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思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关键词]社区资源;科学活动;实施策略
21世纪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已将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作为国家发展目标之一。教育从娃娃抓起,科学素养需要不断的提高,而科学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因此,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在的幼儿科学教育中,强调利用发挥周边资源的优势,引发幼儿探索、体验操作,要成为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活动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使幼儿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发展幼儿思考能力,培养重视实践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但没有适宜的探索的环境资源,幼儿就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需要环境和材料作为依托,幼儿园科学活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区是幼儿在其中生活、生长的地方,社区的大自然和人文环境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它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 “活教材”。依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教育,使科学活动的课程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广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适宜的教学环境,还应创设园外的教学环境,积极挖掘丰富的社区资源,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对幼儿的科学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利用社区资源让孩子到园外的生活环境中探究思考,体验学习,既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科学见识,又能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丰富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把幼儿园从园内迁移到园外,给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远比预期的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活动的核心。结合幼儿园空间小、幼儿多的现状,探索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科学活动的策略,为同类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提供借鉴。
一、目前幼儿园科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反思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时,由于教师对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经验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忽视了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来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问题,而经常以一种“任务”意识在传递知识、教授技能,至于“内容对孩子有什么启发?”“生活中哪些知识可以运用到这个问题上”等问题却极少思考,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有时侯不够尊重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以及学习的特点;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区角活动为主,没有与幼儿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幼儿很难真正感兴趣。
(一)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局限性
在研究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时,我们发现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较多地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对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兴趣、创新精神的培养较为忽视;二是较多地注重传授教学内容,对幼儿生活的社区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缺乏;三是科学活动中幼儿被动接受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主动和创造性学习的机会较少。
(二)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及经验不足
由于我园的教师较为年轻,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女教师本来对科学活动、科技内容并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发现对于幼儿科学活动的指导核心把握不准,女教师对科学知识理论的研究较弱,止于普通的通识教育,此外,幼儿教师就科学教育目标如何定位、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为目标服务这些问题把握不准,原因就在于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同时缺少系统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指导与支持,而其中关于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活动方面,能够进行比较全面与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内容很少。
多年来我园在科学领域的教育探究中,积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儿学习与游戏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探究操作材料,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我们发现园内的资源、环境、材料等,远远未能满足幼儿探究的热情与欲望,需要教师继续挖掘更多的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拓展幼儿的学习与游戏的空间,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能力。
二、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意义
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利用社区、家庭等有利资源;随着对社区资源研究的深入发展,必将促进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创新以及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因此,我园根据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认为我们这样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资源
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可以扩展幼儿园活动的实施空间,增强科学活动材料的使用,让孩子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真实的世界,积累和弥补经历,使孩子在他的最近发展区获得对科学活动最真实的体验,丰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资源。
(二)拓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新模式
由于幼儿园园所空间小、孩子多,利用社区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我们将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幼儿生活的社区中探寻可供开展科学活动的相关资源,创新教学新模式。
(三)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园本特色课程
探索和梳理社区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科学活动形成的框架体系,从利用社区资源入手,通过创设科学活动的内容,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科学活动课程,并能为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提供借鉴。
(四)促进教师的思考和提高专业水平
通过专家指导与教研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帮助一线教师更深入透彻地认识与把握社区资源的利用,改善科学活动实践,改革科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思考,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科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依托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活动,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幼儿只有在真实的世界中,通过感知、体验、运用、理解,学到的知识才会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相应的科学活动呢?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以办园思想为引领,以课题实施为渠道
我园的办园宗旨是“天真乐创,润泽童年”,为落实办园思想,我园的课程框架是“乐创”课程。乐创课程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科学活动的开展,结合我园的空间小、幼儿多的现状,需拓展社区的资源来丰富园本的课程,使科学活动开展更成体系。因此,我园根据区、市的课题申报要求,积极申报课题,并成立课题组,通过这一渠道,形成专业的引领体系,组队研究,一起实施。
(二)夯实组织做好规划,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幼儿园科学活动是我国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中的其中一个活动,科学活动的内容有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与技术等内容。科学是幼儿不断接触和积累的经验层次的知识,因此,幼儿的科学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知识,人类生活的吃、穿、住、用、行,任何一方面都有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
因此,为了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活动,幼儿园需夯实组织,做好规划,将所需的人力和物力都进行整合,形成开展活动的人员组织网络。我园的主要做法是以园长为引领,以教学主任为主管,各班班主任为主要实施负责人,班班有不同的科学主题,园内给予教师们一定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
此外,以社区教育资源为入手,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勇于创新,打破幼儿园才是课堂的格局,同时引领家长转变观念,发现幼儿的变化和成长。我园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创新乐造”,因此我们鼓励“走出去”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格局,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把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适当的形式和途径运用到科学活动中,以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拓展幼儿学习活动的空间,促进幼儿在科学活动的自主探究上获得发展。例如,广州的春天,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红的一片,黄的一片,整个花城都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为了让幼儿感知春天,借助这个特别的景色,教师与家长可以利用社区的这些自然资源,带幼儿到周边社区寻找春天,幼儿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在环境中进行体验学习,留下关于寻找春天的痕迹,获得关于春天的知识。
(三)建立社区资源库,合理开发社区资源
我园有两个园区,身处广州市天河的市中心,周边有着丰富的科学活动资源。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就在幼儿园的周边,我们利用其中的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科学活动资源库。例如,自然资源,幼儿园周边的小区自然环境、公园、景观等是开展科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幼儿园周边就是旧羊成八大景之一的天河飘绢,可以带幼儿感受飘绢的气派,探究水为什么可以飘得这么高。借助有利的地理环境,简便易行,又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幼儿园周边还有社区公共设施,如消防队、公安派出所、医院、学校等,幼儿园可利用这类资源开展特定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科学经验,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加深对科学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又如,我园与消防队就一路相隔,我们与消防队联系,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消防队可以把车开进来幼儿园,让孩子学习了解消防车的形状特点,了解消防车的特殊用途。此外,幼儿园周边还有很多的企业、高校,如水利电力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等,可以联合开展活动,高校教师或大学生可为我们老师和幼儿进行科普知识讲解,各行各业的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业优势,丰富幼儿的科学活动内容。如,我园与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合作,幼儿园为幼师的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同时实习的老师和学校的老师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双方都在合作共嬴中成长。
(四)形成科学活动框架,有效开展科学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出明确要求,经过研讨,不断完善教研等形式,在实施过程中思考总结,确立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科学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逐步体现出系统的、层级清晰的科学教育内容框架,并有效开展科学评价,不断循环,为教学服务。
总之,创造机会,让幼儿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成长,挖掘社区资源的独特性,对这些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敏锐的识别、选择,及时加工、转化,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社区资源的优势,从城市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寻找丰富而适宜的科学活动教育内容和材料,形成独特的丰富的园本特色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施桂红. 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李福岭.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基于上海市虹口区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杨炼红. 以科学教育助推园本课程建构[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