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把握激励尺度,激发学习动机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激励制度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必须是制度本身具有能达到激发或强化动机的效能,同时,作为实施者的教师也应对激励制度的意义认识透彻,才能站得高,充分发挥执行力。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励;目标;尺度

一、激励目标设立的原则

个人认为,强化动机相当于修建一座桥梁。修建桥梁只是手段,实现教育才是真正的目标。教师既要研究激励制度,改善教学方式;又要实施行动,加大执行力度;还要分析动机,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形成学习动力。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习方法,形成积极心态,养成良好习惯。要使激励活动成为学生不断向上追求的动力,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达成目标尺度的把握是关键。

现代心理学中有一句“跳一跳,摘到桃”,指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在教育教学中,“桃”对学生有诱惑力,就能吸引学生在可能的范围内努力地“跳一跳”,自主地“摘”桃(获取能力和知识)。教育专家林格说过“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这两类学习者,而绝大部分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然而世上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多元智能的组合体。教师树立了差异观,才能为孩子设置适合的高度。

二、不同学生的目标设立策略

那在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高度,让其在追求中收获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之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的行为呢?

在此,笔者把学生暂且分为聪明灵活型、勤能补拙型、发展滞后型三大类型,从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分析出发,设置不同的目标高度。

(一)聪明灵活型

第一类型:智商发展较好,学习能力强,他们主要表现在面临问题能够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像这类学生,是不屑于常规学习中所带来的一般奖励,不会珍惜也不能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反而会让他们觉得学习的无味无趣无挑战性,在学习中找不到兴奋点。但僻如像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拓展提高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在他们这一群体的学生中会引起暗中的较劲,并以正确解决问题或快速解决问题,甚至以不同的解题思路找出不同的方法为荣。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奖励是激发他们不断向上挑战的原动力;奖励让他们觉得骄傲和自信。我想这就如动物界中的羊上树吃叶子寻找自己的追求和所爱;牛对挂起来的草料筐子产生的征服欲望一样。

(二)勤能补拙型

第二类型:思维活跃度较低,但勤奋努力细心,他们主要表现在自觉主动完成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做题从不冒险。性格表现得比较内向,也相对比较敏感。他们对于因自己的学习表现所带来的奖励比较在乎。但思维特征又暂时影响着他们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就既要从发展性地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又要从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的角度考虑,去设置适合他们又能使之受到激励的目标高度。首先我们要在培养这类孩子的过程中,做到不要哪壶不开偏提哪壶,硬逼是不能把孩子的弱项变成强项的,而尽量提供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平台。例如,举行数学的计算竞赛、英语的单词比赛等,就可以对他们提出满分的要求,因像前一类学生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往往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优异的成绩,而这种活动正好发挥这一类学生的长处。当他们达到目标时,我们应该放大他们的优点,大张其鼓地表扬奖励,会让他们从默默无闻中走出来,产生自信和获得认同而感到快乐,这一定会让其产生下一次要做得更好的想法,不断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其次才要考虑弥补孩子性格中的短处为目标,因为思维的特点,他们不愿意去接触他们眼中的难题,但事实上可能是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因此,要鼓励他们,在一定的难度范围,通过不断的激励让他们经历目标由低到高的过程,在心理上逐步悦纳并产生成功感,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三)发展滞后型

第三类型是属于发展滞后型,可能是先天条件滞后,也可能是后天影响导致。总之他们在知识接受能力、行为习惯或是原有的基础知识等方面都表现得差强人意。因此,他们表现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长期位居人后的处境中,他们形成自卑、逆反、厌学、应付等心理特征。要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肯定是要经历不断反复且复杂的过程。

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如果把他们比作一群笨鸟,但送去矮树枝的不会是上帝,而应该是老师。在每日《甘肃网》中的一篇评论引用了一则故事,说的是香港海洋公园有一条大鲸鱼,虽重达8600kg,却能跃出水面6.6m高。而创造奇迹的鲸鱼背后,就是充满智慧的训练师。最开始时,他们先把绳子放在水面下,使鲸鱼不得不从绳子上方通过,每过一次,鲸鱼就能得到奖励。而后渐渐把绳子提高,不过每次提高幅度都很小,大约只有2cm,这样鲸鱼不需花费多大力气就可能跃过去,并获得奖励。于是,这条常常受到奖励的鲸鱼,便很乐意接受下一次训练。随着时间是我推移,鲸鱼跃过的高度最后达到了6.6m。

总结之:成功的诀窍,就是每次让它进步一点点。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积累,日久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相信学生也一样,朝着定下的可及目标,在不断获取的成就感中,跟自己的过去比较,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这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可以增长他们的自信,让他看到希望,充满期待。

总  结

如何努力也够不着的桃子,最终会让人丧失摘取的信心;随意可摘的桃子,会让人对摘桃这件事失去兴趣,同时也失去跳的本能和挖掘不到跳的潜能。可见,目标设置得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其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地设置目标,及时对实现目标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才能使激励产生作用。然而,美国心理学家摩根(Morgan)认为个体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当奖励被看作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所以,任何来自外部的激励,都只是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形式,最终要使这种学习动机内化为一种自身行为习惯或态度,成为个体的自我心理需求,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地为学生实现的目标进行积极的归因,并通过某种形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才能脱离形式,看到本质,实现真正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知识、能力和态度。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7.

[2]曾德凤.“误国的“大象式习惯”[EB/OL].网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5193012313967873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