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建设地震部门档案体系的设想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 要:近几年来地质灾害频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也造成威胁。在此前提下,对地震档案部门加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地震部门的档案体系建设有利于摸清地震的规律,在地震来临之前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本文就针对地震部门档案体系的建设提出几点设想和看法。

关键词:地震部门;档案体系;建设设想

到今天为止,对于地震灾害的预测还不能做到及时而准确。不能从地震观测站收集的庞大信息量中寻找地震发生的预兆,因此也不能及时对即将发生的地震做出规避。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所能做的只能是将大量信息保存起来,等到科技足够发达时进行有用信息的提取,进而摸出地震的规律。因此,加强地震部门的档案体系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地震档案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了解到地震是由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碰撞或分离引起,且地震的发生周期很长,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却不容易摸清规律[1]。所以,现阶段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在某地放生地震后,一般会将地震发生时对研究地震规律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记录在档案中,以求来日科技足够发达可以依据这些信息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帮助人们及时规避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加强地震部门档案体系的建设,对于研究地震的规律以及未来对地震所带来损失的降低有着重要意义。

2 地震档案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地震队伍建设已经整整50年了,这五十年地震部门经历了从最开始的杂乱无章转变为如今地震部门的专业化。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国地震部门的档案工作一直没有一个专业的体系进行保存和管理,尤其是地震的科技档案,每个地区都归在不同的部门所管辖,这就会造成一种体制上的混乱,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在保存过程中也会出现档案丢失、损坏等情况[2]。在信息化不断加快的今天,对于缺乏统一的地震部门档案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眼下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信息数据库对每次地震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和保存。

3 加强地震档案体系建设的具体设想

(一)对建立统一的地震档案管理系统的设想

设想在全国只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建立信息库,和地震信息统一的档案管理和保存系统,统一归中国国家地震局的地震综合档案馆所保管,同时将国外的地震信息也进行保存[3]。在地震综合档案馆的下面,设立各省、直辖市以及地方的地震数据信息库,这样就能及时且高效的搜集地震的详细资料。例如,在边境某国发生地震,由于与我国接壤,地震综合档案馆就应该对该地地震的等级以及波及范围进行统计,同时统计地震对于我国造成的影响,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在统计工作完成后,将地震信息汇报给科研单位,科研单位通过对板块和地质构造进行研究,以求在下次地震到来之前能够进行有效防范。至于地震的信息,应该永久保存在档案馆,以备不时之需。

(二)对省一级地震档案体系的设想

假设在各省一级的地震局也设有地震综合档案信息保管科,主管部门就为各个省或直辖市的领导办公室,在各地搜集地震的情报和档案后,进行汇总,将档案保留一份后统一交付中国国家地震局进行保管,就能够及时在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保管。例如,某省发生地震,该地的省级地震综合档案馆就应该对该地地震的等级以及波及范围进行统计,同时统计省内居民的伤亡和损失情况,其他周围各省也对该省地震对本省造成的影响进行统计,同时省一级派出科研单位地震原因进行分析并上报国家震局的地震综合档案馆。在进行上报之后,地震档案馆向科研单位提供该省历年的地震情况,协助地震科研单位对此次地震的成因及规律进行分析,及时对下次灾害进行预测与防范,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对地级市、县地震档案的设想

设想在地级市、县的地震机构设立地震档案馆,将本地以及附近乡、镇的地震信息及时收藏归纳,随后进行有效信息的初步提取。在经过信息提取后,一部分交付科研机构对地震的规律及损失进行研究,另一部分上交上级地震机构进行汇总,这样既能保障有效信息的保存时间,也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对上级进行汇报。当某地区发生地震时,该地区的地震档案馆就对地震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同时将地震情况上报给省一级的地震档案馆,请求升级的地震档案馆给予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协助完成此次地震的統计工作。由于管辖范围较小,除了在平时搜集信息之外,地级地震档案馆的另一项工作是对市民做好地震时保护自身安全的宣传工作,使民众提高在地震中的生存能力,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减小地震带来的损失。

4 结束语

现阶段地震部门的档案还处在各归各的部门管辖的状况,这样不利于地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不利于对地震规律的研究。因此,对地震信息档案体系的统一管理,应该及早提到现阶段地震部门建设的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王开燕,徐清彦,张桂芳,程某存,李培海.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综述[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02:815-823.

[2]曾洪流,朱筱敏,朱如凯,张庆石. 砂岩成岩相地震预测——以松辽盆地齐家凹陷青山口组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03:266-274.

[3]张铎,吴中海,李家存,蒋瑶. 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综述[J]. 地质力学学报,2013,03:225-241.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