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古诗信息化教学的设计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科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在课堂教学中以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大单元视域下设计系列化的主题任务,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探究、深度体验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大单元;主题任务;信息化教学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正式颁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日益成为课改的热点。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对学科教学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重组和开发。而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进行情境的设计、任务的发布、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谈谈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设计系列化的主题任务,运用信息化技术落实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里的一首。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阅读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作者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诗歌大多数反映黎民百姓的疾苦,记录唐朝中兴到衰落的历史变化,被誉为“诗圣”。本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作于听闻朝廷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诗人以“喜欲狂”为诗眼,描绘了一幅“惊喜还乡图”,表达出诗人兴奋、激动的心情。所谓“知人论世”,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诗,不仅要了解唐朝的历史,还应该将杜甫的诗作为整体来学习,以更宏达的视角让学生感受到杜甫的“爱国情怀”。因此,本课的核心任务为“探索杜甫的爱国情怀”,并将这核心任务分解为四个子任务,各子任务之间呈阶梯上升,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搭建台阶,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立体化、深度化。

二、学习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资料,加深对诗人的认识和对诗句的理解。

(二)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的内心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通过制作海报,编写颁奖词,形成学生富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成果。

三、任务设计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探索杜甫的爱国情怀”这一核心任务,设计任务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教学,从简单的资料搜集到深入的文本分析,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四个子任务如下所示:

(一)穿越唐朝知乱世

利用网络,通过百度、360网站等搜索引擎,搜集“安史之乱”的历史资料,包括数据和图片,试用300字左右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由于年代相隔,学生处于和平年代,对战乱的可怕、百姓的悲惨生活知之甚少,与诗人难以共情。当学生主动探索后,将会对本诗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感情上有了初步的体验,更为下一个任务做好铺垫。

(二)绘画地图说诗意

进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网站,根据唐代地图,圈画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出现的地点,结合地点、课本的注释,,说说本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追踪诗人的还乡路,还原当年的情景,理解诗歌的意思。诗人此时在四川避难,听闻官军已收复河南河北后,喜不自胜,计划还乡,走的是什么路线,一路上用的什么交通工具,预计时间要多久等等问题,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切身感受诗人返乡之艰难。

(三)品析诗句懂情怀

结合资料,小组探究: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设计意图:品字词,析诗句,是学习古诗的硬功夫。古诗言简意赅,精妙深刻,都需要细致品味,方能入其门,悟其妙。一些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字词,比如“涕”“妻子”“青春”“衣裳”等,需要提醒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留意教材注释、课后资料等多重手段,逐一理解。杜甫之“喜”,表现在细节,如“泪满衣裳”“白日放歌”“纵酒”,以及“从、穿、下、向”等也需要学生深入诗句中品味,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诗人的动作、语言、神态中理解诗人的内心。诗人杜甫的一生,愁的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喜的是收复失地,国泰民安。学生将本诗反复朗读乃至诵读,方能感同身受。

(四)对话诗人诉衷情

利用网络,查找杜甫人生经历,记录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代表性诗歌(《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谈一谈你对杜甫的印象,为他做一份人物海报,或者写一段颁奖词,在网络发布。

设计意图:迁移本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中走进杜甫的人生,学生通过理解诗文,补充课外资料,感受杜甫爱国的情怀,体会“诗圣”的“圣”在于他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开放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有学习的空间和权力。做海报、写颁奖词,具有一定难度,也具有趣味性,需要学生经历分析、判断、综合、对比等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持久的思考,更有效落实了核心素养。

四、课后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位诗人,感受一种情怀,课虽完成而意义无穷。在本课中,教师在大单元视域下,围绕着主题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习的角度设计任务串,四个子任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将原本较为枯燥的古诗学习变得丰富有趣。穿越千年时空,与伟大的灵魂相遇,岂不美哉?

参考文献:

[1]汪庆丰.微课对小学语文的助益——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2):56-58.

[2]秦美娟.于“沉浸”中思考,于“经历”中建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与思考[J].教育视界,2022(32):22-24.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