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作业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与学之间的一个沟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情境化作业生动有趣,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最终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探讨初中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涵义、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原则与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思路,希望能给语文作业设计一点帮助,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情境化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但容易忽略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作业设计。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现在中小学生作业的时间过长,作业兴致不高等,是我国义务教育被社会所诟病的一大问题。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越来越重视,而学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更是重点关注。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已无法满足这样的素养要求,作业改革势在必行。情境化作业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并致力于在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作业的质量,提升作业育人的功能。

一、情境化作业的涵义

情境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是结合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将学习内容跟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知识、知识的应用以及他们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情境化作业改变了以往单一僵硬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设置情境营造有趣的氛围,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取真实解决问题的体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初中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情境化作业设计需具科学性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所以情境化作业必须符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熟悉掌握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置情境化作业时,应先设定作业的目标,通过学生完成作业要达到怎样的知识巩固、能力的提升及育人的功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情境内容。情境化作业设计除了要符合教学目标,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还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不同,在情境化作业设计时体现这种层次性,才能更科学、合理地提升不同的学生。

(二)情境化作业设计需具有真实性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情景化作业设计,情境必须真实或者模拟真实。在传统的语文作业中,题目与现实生活往往是分离的,学生甚至用背诵答题的技巧与套路来应付,不利于语文思维的形成,学生更是感觉不到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情境化作业设计,应来源于学生有关的学习或者生活的真实情境。核心素养要求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作,正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积累、构建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将学生置身于与自己生活联系的情境中,主动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也体会语文学习的价值,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情境化作业设计需具有趣味性

提起作业,一般学生都会不感兴趣,更甚者是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究其起因,是作业长期处于一种机械重复的题型训练中,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作业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一个学习过程,作业设计的情境更需具有趣味性。情境化作业,教师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丰富的生活题材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形成有趣的情境内容,形成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和体验,学生不用教师带领也能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中。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因此作业设计具有趣味性尤为重要。

(四)情境化作业设计需具有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情境化作业,是教师建构一个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能力,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协调的能力,还有创新意识等。学生通过作业,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因此语文情境化的作业设计需具有综合性。情境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来自学生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认知情境和学科情境。情境活动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限于书面作业,可以是诵读、手工制作等,更可以融合跨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绘画、配音、表演、视频录制等。通过设计综合性的情境化作业,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的综合素养。

三、初中语文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落实学科素养,确立作业目标

语文素养的落实,在于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体系。作业,也是训练体系的一部分。教学设计首要是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是方向,指引着教学手段与过程。作业设计亦是如此。情境化作业目标的确定,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本次作业的功能,包括巩固与检测课堂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其次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性质、课程的理念及七年级到九年级的课程要求等,作业的目标要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三个是当时的教学内容,具体到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作业是教学的延伸,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也是情境化作业设计的一个原则。最后一个是根据学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差异性。而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因此,情境化作业的目标必须根据学情而定。

(二)构建学习情境,提升能力品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设计作业,应以学生为主体,再现或者创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的载体。“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可以深研教材,再现文本情境,注重学生丰富的个体体验。比如在学习古诗中,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诵,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也可以联系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创设学生在具体生活场景的情境。在学习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中,通过对科普说明文的学习,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参观顺德区自然博物馆并制作一个参观说明的视频,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明,不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协作能力,还很好地学习了科学的知识。在构建情境中,教师应整合作业目标,通过一个整体的情境设计不同的任务,尽量通过一个情境完成不同的任务达成环环相扣的作业目标。

(三)过程多元评价,聚焦素养提高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是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作业的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全面监测和评价,关注学生在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等素养的发展。多元化评价不仅包括对作业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可采用小组分享、学习反思等方式,考察学生内在的学习品质的发展,也包括对学生多元主体的评价。比如可以采用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等方式,关注学生在兴趣、能力和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还包括了对学生评价角度的多元化,比如对学生参与程度、学习的态度等的评价,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体表现。教师可以采用积分量表等,记录学生在完成情境化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情境的认知等能力,还有展现出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增值评价。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记录中了解情境化设计作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情境化作业的设计,通过确立作业目标、构建情境学习、多元化评价,设计科学、真实、有趣且兼备培养综合能力的情境化作业,从而在作业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尹梦楠.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情境化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张帼英.指向高阶思维的情境作业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5).

[4]陈雪丽.联系·运用·支架——“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情境化作业的实践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1(44).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0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