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新高考I卷使用了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新题型给学生和老师带来挑战。本文通过解读2021年广东广州市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广州二模)读后续写试题,,分析学生在读后续写中的共性问题。通过解读文本,从确定主题、研读首句、分解析人物性格、关注原文细节入手,帮助学生实现续写段落与原文在主题、首句、人物性格和细节方面互相呼应。
【关键词】读后续写;前后呼应;以读促写
2021年,新高考I 卷(第三批综合改革省市包括广东)使用了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读后续写总分25分,在高考试卷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是否写好读后续写对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存在的问题
读后续写试题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文章,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续写部分首句续写一篇约150词的短文。续写部分应与原文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对于读后续写高考阅卷评分要求:1.与所给语段第一句衔接;2.续写内容的丰富程度;3.考生的语法和词汇的丰富程度和恰当程度;4.上下文连贯性(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笔者在教学实践和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习作中存在:首句续写与原文衔接不当;主题升华牵强或跑偏;人物性格与原文不符;以及细节描写与原文细节不呼应四个问题。
(一)续写段落与首句无关,脱离了原来故事的情节
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读懂原文或是在阅读原文时较为粗略,导致对原文的分析不够深入,对故事的发展脉络、首句衔接以及段落衔接产生理解偏差,续写内容与原文脱节。
例如,2021年4月佛山二模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讲述了两位大学好友在毕业分别两年后约定见面的故事。根据所给的第一段首句Jennifer took up the phone and looked at the screen可知第一段续写应该是好朋友Yui Fay打电话以及两人约定见面的事情。根据所给第二段首句Just then, someone was coming towards her可知第二段续写应该是Jennifer与Yui Fay在外面见面的场景。有个学生的第一段续写段落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学生并没有写到两人约定见面的事。续写第二段首句是Just then, someone was coming towards Jennifer,说明该主人公Jennifer去约定的地点了,所以第一段的结尾要点出来,然而该学生的第一段续写的最后一句并没有交代Jennifer答应去见面,与第二段首句无法衔接。
(二)主题升华牵强或跑偏
很多学生阅读原文时,没有把握好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对原文所体现的主题判断失误,出现主题思想与原文不呼应的情况。
例如,2021年广州二模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Aram and Mrs. Rossi’s Bakery讲述了Aram到Mrs. Rossi的面包店学做面包的故事。通过对原文的分析解读,可以得知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是Perseverance makes dreams come true(毅力让梦想成真)或Great efforts have finally paid off.(努力终有回报)或Personal efforts are the key to success(个人努力是成功的关键),可见本文传递的主题是努力或毅力。一位学生续写的第二段如下:
从上图得知,该学生续写的主题情感Kindness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不符合原文传达的主题情感。
(三)人物性格与原文不符
学生续写的人物性格要与原文的人物性格相一致。例如一位学生续写2021年广州二模读后续写Aram and Mrs. Rossi’s Bakery第一段:
原文提到Mrs. Rossi是一个温和的热爱烘培的老人,由于手指得关节炎而无法继续进行烘培,对此感到惋惜和遗憾,所以当她听到Aram请求她教自己烘培时,不可能“showed an angry face”,与她的温和性格不符合。
(四)续写段落细节描写与原文细节不呼应
学生的续写细节与原文的细节有很大的矛盾之处,出现与原文细节不能够呼应的情况。一位学生在写2021年广州二模读后续写Aram and Mrs. Rossi’s Bakery第一段:
从上图可知;学生在第一段续写中提到Aram说有很多烘培的配料(ingredients)。然而原文最后一段“... glancing across the shelves filled with empty bottles labelled with names of the various ingredients (配料) she once used.”提到厨房架子上装有配料的瓶子是空的,很明显,学生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另外第二段首句“Mrs. Rossi finally said, “Let’s buy the ingredients first?”也可以知道他们现在没有烘培的配料。
二、基于前后呼应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写作任务时,首先要理解原文的内容,其次要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最后再创造续写的内容。现在以2021年4月广州二模读后续写为例,探究如何把前后呼应四个策略运用到日常的读后续写活动中。
阅读文本主要讲述了Aram夏天到Mrs. Rossi的面包店学习烘培的故事。Aram经姑姑Rita介绍,满怀期待地到Mrs. Rossi的面包店学习烘培。然而他遭到了由于年老并且手指得关节炎而不能继续做烘培的Mrs. Rossi的冷遇,故事让学生从这里开始续写。
(一)解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确定故事主题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记叙文“六要素”策略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题情感。
Who:Aram,Mrs. Rossi,Aunt Rita;when:Summer ;where:In Rossi’s Italian Bakery;what:He wanted to learn Bakery;why:He desired to do what he loved;how:To his disappointment, Mrs. Rossi didn’t teach him how to bake due to her swollen fingers. Mrs. Rossi recalled the success of her bakery shop in the past.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六要素快速读懂原文,并归纳出原文的大意,找出原文表达的主题情感。通读原文后,学生不难发现故事发展中出现三个矛盾冲突:(1)Aram满怀期待与面包师Mrs. Rossi见面却只被分配到收银的工作;(2)Mrs. Rossi的手关节炎导致她不能再亲手烤面包的遗憾场景;(3)Mrs. Rossi遗憾地看着架上贴着各种配料标签的空瓶子。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多次提到Mrs. Rossi的手,她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门庭若市的面包店,体现了毅力成就梦想,努力是成功的关键等主题。
(二)研读首句,创设故事情节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首句进行分析、设问,结合上文整理出的要点推理续写的主要情节。通过研读首句和设问,学生可以更加合理地预测故事的情节,从而使续写段落和原文在故事情节上保持初步协同。例如,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续写部分的首句,如下:
续写第一段首句:The first paragraph: Then a thought occurred to Aram that he could ask Mrs. Rossi to teach him.
What did Aram asked Mrs. Rossi to teach him?What reasons did Aram give to Mrs. Rossi for teaching him?How did Aram feel if Mrs. Rossi rejected him?Did Mrs. Rossi finally agreed to teach him?
续写第二段首句:The second paragraph: Mrs. Rossi finally said, “Let’s buy the ingredients’ first? How did Aram feel when Mrs. Rossi agreed to teach him?What did they do after Mrs. Rossi agreed to teach Aram?
How did Mrs. Rossi teach Aram?How did Aram learn from Mrs. Rossi?Did Aram succeed in the end?
(三)解析人物性格,保持细节前后呼应
人物的性格决定其行为以及思想。在续写的时候,学生所续写的人物行为举止是否与原文人物的个性相符是检验续写是否有理有据的一个重要依据(冯敏,2020)。学生阅读原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环境描写等以便更好地掌握原文人物的性格。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中的细节描写,力求续写的两个段落中的细节与原文细节呼应。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对原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解析(如下表),从而推导出人物的性格。
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先前教师的问题引导,可以预设符合原文人物性格的故事情节,如下表
这样,在分析人物性格的基础上的续写不但行为符合原文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在情感上与原文保持呼应。同时,对原文中的细节描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在本篇阅读文本中,文中多处提到Mrs.Rossi的手,Mrs. Rossi对Aram的手的凝视等细节描写,结合“手”在烤面包技艺中的关键作用,学生在续写中应当体现这一点。同时,从本文标题可知面包店由Rossi’s Bakery变成了Aram and Rossi’s Bakery这一细节。最后,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最后一段提到Mrs. Rossi盯着原先装着各种配料的空瓶子看这一细节,与第二段首句Mrs. Rossi说先去买配料相呼应。学生注意这些细节描写,就不会在续写中写出不符合原文的故事情节。
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学习高效率是通过“续”实现的,续写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成绩的有效途径。读后续写并没有像应用文那样可以遵循固定的模式,但是只要学生在主题情感、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细节描写四个方面做到与原文呼应,那么写出一篇符合高考评分标准的读后续写文章并非难事。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探索读后续写教学的新方法,力求引导学生写出与原文呼应的读后续写习作。
参考文献:
[1]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07-212+240.
[2]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课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王初明.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9(4):547-556+639-640.
[4]全亚军.例谈读后续写情节构建的问题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7):44-49.
[5]杜建超.基于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研究和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5):42-46.
[6]冯敏.例谈基于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43(1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