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的课堂管理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本文从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预防、前提、建立课堂常规体系及有效干预等方面阐述了在“双减”背景下,我们需要掌握的课堂管理艺术,对更高效的课堂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减;课堂管理;课堂管理
课堂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集的物质空间,也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 。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正是教学的高效率,所以与过去相比,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课堂管理的理论基础:80-15-5比例
如果一名老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课堂管理者,那就应该注意保持80%遵守纪律的学生的注意力,避免15%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老师要明白千万不要强迫剩下的5%的学生,以免学生公开和老师对抗,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
二、课堂管理重在预防
首先,注意组织策略和教育教学方法,以满足80%学生的需求,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当一些学生偏离教师的期望,出现一些干扰课堂秩序的行为时,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措施进行干预。最后,有极少数学生是无法在课堂上短期内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的,这时候需在课下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特殊的矫正技巧来改造他。
接下来我将讲述我在教授透镜一节的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透镜一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先通过森林火灾之谜引起同学的兴趣和对着火原因的思考,然后展示生活中的眼镜、照相机等光学仪器。一开始这些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发表看法,但是当老师开始讲解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时,某同学开始把书翻来覆去,眼睛东张西望。老师提问他竟然对答如流说:“老师我知道你觉得我不认真听讲所以想难倒我,但是你讲的内容我早就学会了,听你讲课也是浪费时间。”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夸奖了这个同学,认为他在课前有认真复习,但是话锋一转说到:“虽然你已经懂了这些知识,但是还有很多同学不明白,既然你不想继续听课,不如就请你作为一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吧,同学们,让我们掌声欢迎我们的小老师!”这位同学有点拘束但还是慢慢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了出来,虽然有遗漏和不到位的地方,但是经过老师的补充,同学们开心地掌握了新知识,甚至比老师讲解的效果还要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随机应变,,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突发情况。优秀的教师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课堂管理的前提——有趣的课堂内容
物理课和其他一些理科课程将不可避免地有些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学会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一)课前律动(课前小视频)
物理是可以找到很多实验或者科普小视频的,大概2到3分钟,老师可以让他们在上课之前看看,醒醒瞌睡。
(二)学会夸奖、鼓励
如果学生主动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就应该学会表扬他们,尤其是那些缺乏学习信心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样你会发现几乎每节讲授新知识的课程都是老师们感到最放松、最满意的时候,因为学生们会非常配合你。
除了平时在课堂上表扬他们外,老师还可以拍下他们主动提问或者来到黑板前作答的照片或视频,将这些东西发送到家长群里,在家长群里也鼓励和表扬他们。
(三)偶尔说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当老师讲课讲到一半时,很容易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开始注意力不集中了,课堂也有变得点枯燥。物理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个知识点几乎都能联系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者解决一些科学小问题。
比如在学习完透镜对光的作用之后,我提出了一个挑战:一群科考队员被困在了冰天雪地的北极,如果你是一个船长,你有办法生火拯救寒冷的队员吗?这时候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提出要削冰取火,接下来我再放出成功削冰取火的视频,学生们个个都很激动,恨不得自己也去试试。
(四)创新型教学环节的设置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现。
1.可以使用微课视频、动画教学视频;
2.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增加互动性。
在透镜一节的学习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动手环节:制作水滴放大镜。放大镜可以放大,清水也能折射光线。表面张力使得一滴水的中间和边缘的厚度不同,因此一滴水就变成了一个放大镜。
通过实验过程,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通过物理联系生活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们对物理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管理中的有效干预
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来采取干预手段:
1.最小干预。教师在纠正不良课堂行为时应尽量不打断正常的教学过程。
2.合理地干预不良课堂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学习高效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师需要在了解课堂管理的理论知识之后,积极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前准备好有趣充实的课堂内容,建立起一整套课堂常规体系及在课堂教学中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作出有效干预。
参考文献:
[1]徐妙中.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钱征.从“心”改变,做“新”教师——浅谈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起到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0):46-46.
[3]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刘小天.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1):3.
[5]杨静,黄兴国.略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5):2.
[6]李鑫.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初探[J].新课程,2022(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