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然而,小学数学的作业任务量较大,形式单调,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中跳出来,设计具有特色的数学作业,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文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的意义与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推动“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深化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收集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合理地设计与布置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然而,以往的小学数学作业主要采用反复、大量的书面习题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对此,数学教师应当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通过特色作业的设计,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使他们从数学作业中获得丰富愉悦的身心体验。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的设计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这是由学生本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学生之间差距明显,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如果教师刻板地按照教材内容或班级平均水平来布置作业,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却难从中得到明显的提升效果;有的学生则会感觉难度过高,需花很长时间。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成绩分析等多种形式,了解班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将作业的难度和目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是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思路的引导以及方法上的点拨。如果教师只是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而没有作出一定的启发,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容易遇到各类问题,降低学习热情和信心,难以实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三)合作性原则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一个人闷头做题,写作业的过程缺乏互动性,容易产生疲劳感。教师设计互助合作的作业形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四)联系性原则
作业的设计需要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各部分知识点整合,构建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框架。同时,联系性还体现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上,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如果脱离生活空谈各种数字、符号,小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教师要适当地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引导他们走进数学世界,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后作业。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设计活动型作业,打造动态学习过程
为了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学作业,教师要从以往的“习题型”作业转变为“活动型”作业,采用更具实践性、探究性的活动,构建动态的数学学习过程。相比于书面习题,这些活动在形式上更新颖有趣,在空间上更灵活开放。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以下举例均为此版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后,教师可开展“数豆豆”的活动,让学生抓取一些绿豆,并提出问题:这些绿豆按10个一堆分,可以分成( )堆;按( )个一堆分,可以分成( )堆。这种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关于数的知识,并为后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
(二)设计游戏型作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有游戏成分的、操作性强的数学作业。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一)(二)》后,可为学生分发一些扑克牌,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玩“选牌凑数”的游戏,一生随意说出一个数字,另一生则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扑克牌,,使其通过加减得出该数,也可以与父母一起玩这类游戏。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创造新颖的游戏玩法。通过这种作业形式,枯燥的数学计算变成了好玩的游戏。
(三)设计生活型作业,培养学以致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围绕生活设计的。然而,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去情境化”的现象较普遍。数学教师要改变这一现象,设计的数学问题应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上,让学生产生真实的学习体验,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一课后,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作业任务:在家和父母玩购物游戏;帮爸爸妈妈买一次东西等。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询钱币文化等。
(四)设计复习型作业,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复习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复习型作业的布置。复习型作业能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因此,数学教师要适时地布置一些复习型作业,如画思维导图、分类整理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以习题训练为主的作业形式,设计出有特色的数学作业,让学生保持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探索、玩乐、操作和思考的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辛成海.基于“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探究[J].新教育,2022(05):78-79.
[2]郑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21(45):14-16.
[3]赵卉.落实“减负增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9):79-80.
[4]刘士模.解读“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202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