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期是幼儿身体机能与心理机能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自觉内化常规行为、规范要求。幼儿园日常教育可以分为生活活动的日常教育、教育活动的日常教育和游戏活动的日常教育。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对小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学习新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不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一日常规教育
小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步入社会(幼儿园),与其他幼儿一起适应集体生活。如何能够帮助小班幼儿习得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动、饮水活动、进餐活动、睡眠活动和如厕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并快速适应集体生活。
一、幼儿常规教育主要内容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常规行为分为三方面:一是生活常规,主要包括入园离园、晨检、进餐、盥洗、如厕、睡眠等一日环节中对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二是活动常规,指集体活动、自由活动、区域活动对幼儿行为规范;三是学习常规,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幼儿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现状
(一)小班生活常规教育要求
教师观察小班三个班级幼儿的生活行为特点,主要包括如厕、进餐、盥洗、饮水、睡眠五方面。对生活常规教育采取分层教学方法:
1.盥洗。在洗手方面,三个班级都有洗手卷袖子、排队洗手、洗手后用自己毛巾擦手的常规要求,并且小一班和小三班要求用“洗手七步法”洗手,小二班简单冲洗,只有小三班要求使用洗手液。在漱口方面,只有小三班未要求饭后漱口。三个班级均要求午睡起来梳头发。
2.睡眠。三个班级要求幼儿安静入睡、睡觉时脱衣服、并按照先脱裤子再脱上衣的顺序脱衣。只有小三班要求非常细致,要求幼儿将衣服叠好,鞋子摆好。
3.就餐。进餐前,三个班级对幼儿坐姿的要求一致,其他方面的要求不相同,小三班较为严厉要求幼儿在进餐未开始、老师端饭的过程中不碰桌子。进餐时,安静进餐。
小班三个班级在饮水、盥洗、睡眠、进餐和如厕五个方面的生活常规要求存在一些差异,并不完全相同。
三、幼儿园小班一日常规教育方法
(一)标志法
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
(二)游戏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相同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收拾玩具。
(三)情景法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接受,并且接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情景式教学是小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就利用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如设置小熊家的情景,让幼儿帮小熊整理家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
(四)观看视频
一是把幼儿平日里乱收玩具的情况拍摄下来,让幼儿通过观看自己的录象进行思考和讨论,懂得爱护和收拾玩具。二是拍摄有关幼儿搬玩具的相关录像片段。
(五)重视表扬与鼓励在良好生活习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入园不久,我发现绝大多数幼儿玩玩具后随手丢在一边,我常常为收拾玩具而发愁。当我发现吴婉璐小朋友每次玩完玩具后都能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能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时,我及时表扬了她。每天游戏后许多幼儿纷纷效仿她的样子认真地收起玩具,我及时表扬了他们,为了巩固这一习惯,还用红花表扬他们,同时通过送玩具回家这一做法,培养了幼儿的良好活动习惯
(六)重视家长工作,使良好的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强化
教师应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观。教师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该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要求要细致,比如要求小勺的拿法,午睡时小鞋的摆放等等,便于家长全面了解本月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家中配合幼儿园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必须坚持家园配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持之以恒地要求,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翟姝翠.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行动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2]黄豪,杨晓萍.儿童社会化:幼儿园育人文化的价值回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4):11-15.
[3]梁冰冰.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4]李玉玲.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的现状调查[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