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析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的培养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有助于幼儿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的发展,提升其文明社交水平。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有着极强的可塑造性,是培养礼仪行为的黄金阶段,抓住这一时期进行科学的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对幼儿成长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问题的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的意义

文明礼仪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是营造文明礼仪良好社会氛围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并树立精神文明意识的基础。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未来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培养的奠基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在文明礼仪方面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现代化社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遵守文明礼仪,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文明礼仪行为的培养,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大部分幼儿园的课程设计均侧重于幼儿智力开发与幼儿健康两大方面,关于幼儿文明礼仪培养的课程相对较少,即使有幼儿园设置了相关的课程,绝大多数是传统课堂教导的模式。总的来说,现有幼儿教育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幼儿园在文明礼仪相关的户外培养活动设计较少,不注重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学习礼仪行为的实践,让幼儿没能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的意识方法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幼儿户外活动行为礼仪习惯的知识和经验,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并养成文明礼仪行为的方法有待提升。当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出现不文明的不良行为时,一些教师会及时制止并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但并不会向其解释其中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表面上幼儿会迫于教师权威暂时遵从,但其内心对此并不以为然。长此以往,当老师在时,幼儿会表现出注重文明礼仪;当老师不在场时,不文明行为就会再次发生,最终会演变成打架、争抢玩具等恶劣行为。

(三)存在家园教育脱节的现象

幼儿园开展了户外活动中礼仪行为的培养,但家长缺乏以身作则的意识和科学的教育观,导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教育脱节的现象,让幼儿逐渐养成了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身心成长的发展特点来看,3岁到6岁的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除了在幼儿园中学习模仿之外,还会模仿身边的家长。家长是待在幼儿身边时间最长的成年人,幼儿有更多机会去细致观察、学习、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家人出现不文明的行为时,像是随地吐痰、出口成“脏”等,幼儿会下意识地学习模仿家长这些行为。也就是说,家长如果不注重平时的行为举止,就会给幼儿一个不文明的行为示范,导致幼儿出现诸如争抢玩具、随意大小便、与小伙伴打斗等不良的行为。

三、幼儿园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优化策略

(一)创建良好积极的实践环境

良好的文明行为实践环境能够润物细无声的教会孩子们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有助于教师开展幼儿户外活动礼仪行为教育。幼儿园应当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之处抓起,培养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通过改善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例如操场、走廊、教室等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来营造良好的积极的实践氛围,以图片或绘画等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正确的文明礼仪行为,利用幼儿于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将文明礼仪行为渗透到户外活动中,不断强化幼儿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印象,巩固幼儿学习到的文明礼貌相关知识和经验。

(二)注重培养的意识和方法

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学习幼儿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例如:

1.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在幼儿户外和室内的主题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同时设计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主题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互动性,同时兼具培养系统性的特点,开展文明礼仪相关的主题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养成礼仪行为习惯。例如,与音乐活动《快乐大巴车》等进行结合,结合主题活动,让幼儿增强积极参与礼仪行为,培养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与互动游戏有机结合

在互动游戏培养文明礼仪行为成效显著。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互动游戏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制定游戏规则的方式让行为礼仪教育有机融合到幼儿互动游戏中。在游戏的带动下,启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完成文明礼仪行为实践,例如,音乐互动游戏《找朋友》《拉拉手》等都是很有效的文明礼仪行为融合游戏的案例。通过做游戏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培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文明礼仪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的经验,养成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准则的习惯。

(三)注重家园合作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巩固幼儿户外活动礼仪行为培养成果至关重要。幼儿园在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之后,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配合,巩固学习教育的成果。幼儿园可以设置家园栏、开展家访活动、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告知家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实践意义和家长行为举止对于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家长与幼儿园加强教育联系,形成积极密切的配合,达成教育方面的合力。

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在学前教育阶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应当创建积极良好的实践环境,改进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注重与家长之间的配合程度,在游戏活动与户外主题活动中进行礼仪行为的培养和实践,让文明礼仪行为内化为幼儿的自觉意识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赵一鸣.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6(2):227.

[2]顾明朝.生活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土壤[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220.

[3]李永珍.如何开展幼儿礼仪教育[J].课堂内外,2010(2):116.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