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密切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真实生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丰富中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民乐的兴趣,对于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乐的兴趣是当前音乐教育者们需要高度重视、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民族音乐;中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密切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真实生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地域、民族、时代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丰富中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民乐的兴趣,对于落实教育部门提出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充斥着同学们的耳朵,很多同学对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了解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中国民乐是民间老艺人玩的音乐,不时尚、不好听等等。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民族音乐振奋民族精神,让民乐精神逐代相传,中学校园这一媒介将承担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激发中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乐的兴趣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探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乐的兴趣。
一、创造优良的民乐视听环境,营造学习民族音乐的氛围
第一,利用学校的文化宣传栏、班级后墙的黑板报、音乐楼的文化墙、音乐教室的文化长廊等环境的布置。定期展示出民族音乐的相关音乐知识、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民家民曲欣赏、各种民族乐器的图片、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人、民族音乐表演的图片以及学生参加民乐比赛活动照片等,全方位营造校园民族音乐文化浓郁氛围,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民族音乐的文化动态。
第二,结合其他学科进行民乐宣传活动。比如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主动搜集民族音乐的相关历史图片、各种民族经典的乐器名称和图片,开展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类的绘画竞赛活动,制作民乐宣传册、民族乐器简图等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民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索民乐音乐文化的意识。
第三,通过学校小记者、电视台、广播站等途径来宣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在休息、娱乐的时候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和放松,又能够在有声润物的环境中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二、在常规课堂渗透传统民乐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民乐的兴趣
首先,可以在音乐常规课堂教学中,以流行音乐元素引入民乐知识。比如在教广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课本中第一单元华夏之音之《民族管弦乐》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用女子十二乐坊来激发学生学习民乐的兴趣。女子十二乐坊(12 Girls Band)是中国一个用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奏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乐团。乐坊由十二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组成,有琵琶、二胡、扬琴、古筝、竹笛等多种民族乐器声部,并将中国传统的民乐组合与现代流行音乐表演形式有机结合,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进行现场表演,让观众耳目一新,用独有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乐坊演奏的曲目大都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比如《二泉映月》《大河之舞》等。在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这一课的时候结合乐坊的一些作品表演,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来渗透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其次,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歌词内容的分析来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兴趣。比如深受大家喜爱的流行歌手周杰伦,,他的一首《青花瓷》广泛流传。大部分学生都能哼唱几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学习歌词、演唱旋律,分析其具有浓郁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气息的词曲等方式渗透民乐文化知识,以此提升中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民乐的兴趣。
三、开设校本民乐选修课程,成立学生民乐团队
首先,在教育相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在基础年级固定时间开设民乐选修课程,在年级长和班主任的帮助下大力推广和宣传民乐课程,吸引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来报名民乐选修课程,形成系统的民乐课程,配设专门的民乐课程负责老师,建立课程规范管理制度,提升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度和兴趣。
其次,成立校园民乐团,建立民乐团团队招新制度、团员管理机制、学习评价机制,科学规范的管理民乐团,配备专业的民乐团负责老师,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同学们对传统民乐的视野,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家学习民乐的兴趣。
四、开展民乐团展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民乐的兴趣
在完善学校的民乐团团队建设之后,在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在校园内外定期组织各种规模的民乐团展演活动。比如古筝声部可以参与学校的元旦晚会的节目,竹笛声部也可以胜任学校迎新年慈善音乐会,大乐团可以表演相对耳熟能详的乐曲,来提升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民乐的热情。
此外,民乐团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走出校门,可以参演广州市等教育部门举办的民乐专场音乐会,或者与兄弟学校的民乐团队进行交流学习,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对民乐更大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举办民乐知识讲座及高水平民族音乐会展演活动
在争取教育部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广东著名的民乐团队,定期举行民乐知识讲座、民乐团专场演出,分批分段邀请各年级同学来学校音乐厅观看。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增砖添瓦。
结 语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本民族乡音、乡情的自然流露,是用来振奋民族精神的无可取代的精神力量,与本民族的情感紧紧相连。用民族音乐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的事。如何提升中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骆季超.民乐重奏曲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