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浅谈初中生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构建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朋辈间的“同化”影响越来越强,本研究在初中生的学习中引入朋辈互助的概念,从小组的组建、成员分工、目标设定、文化建设、小组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构建,阐述了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在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提升课堂效率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朋辈互助;学习小组;初中生

人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基于社会属性,可见人具有交往的需要,而人交往的对象则称之为“同伴”,即“朋辈”。不同年龄段的人,其社会交往群体均有较大差别,如小学及以下年段儿童,主要与家庭成员构成交往关系,情感上比较依赖父母;进入中学后,学生的自我意识飞速增长,独立意识逐日增强,表现出了“脱离”父母的倾向。从学生教育成长来看,随着青年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家庭及学校对其直接强化式的影响会慢慢削弱,而青年朋辈间的“同化”影响越来越强。[1]由此可见,朋辈在中学生的成长及学习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朋辈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日益重要。

一、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实施

(一)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组建

在组建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时候,充分考虑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原则[2]。小组的构建要考虑如何合理划分班级人数,,人数以6-8个为宜。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小组成员间性别搭配、学业水平搭配、体育能力搭配、艺术能力搭配、劳动技能搭配以及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搭配,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的搭配等,使得小组成员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能吸收其他成员的优点,以提升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构建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小组间是否存在较大差距,防止一组独大的现象,让各个小组之间能够有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从而激发各个小组参与的兴趣与热情。组建时除了采样异质分组的方式,也采用自由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范围内充分发挥小组内的“自主权”来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自主权”不是绝对的“自由权”,老师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把关,照顾到平时比较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

(二)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分工

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严密的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各个零部件共同参与。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通过朋辈间的合作与互助,让所有成员都参与进来,避免出现“局外人”,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尤为重要。小组长需要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负责小组的健康运转,搭好老师与成员之间的桥梁,做好表率带头作用,让全体成员信服,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小组长要统筹、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根据各个成员的优势,指定各方面的负责人。例如小组力的班干部负责小组文化建设、学业能力强的成员负责成绩攻坚、体育能力强的同学负责体育训练、艺术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文娱活动、劳动能力强的成员负责劳动实践等。各个负责人在自己优势方面出谋划策,小组长统筹、协调各个小组成员,让各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进来,而不是各负责人自己干,充分动员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奋斗。

(三)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共同目标

学习小组的构建需要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由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可以是各方面的负责人提出的小目标,经过小组成员充分的讨论,最终形成小组的目标;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小组的构成予以制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围绕朋辈互助合作这一前提,即目标须通过小组互助合作才能达成,这样才能让小组成员不仅仅关注自己目标的实现,也会关注其他成员目标的实现,通过互助来最终达成共同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朋辈互助的效果。

(四)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

一个组织的文化代表的是其价值观、信念、符号、目标特有的内在、外在形象。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也需要由自己的小组文化,小组文化在促进小组凝聚力以及互助进步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在小组建设过程中,由组员共同商议决定一个代表着小组的共同价值观念与信念的名字和口号,例如“冲锋组:号声响起,一往无前”。小组还需要有自己小组的制度、公约等规则让成员之间为之坚守,还可以有自己的组歌、组旗、LOGO等,总而言之,小组的文化建设都是为了凝聚人心,加强组员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目标的,这样才能让全体成员围绕共同目标努力奋斗。

(五)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评价

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评价对于小组的发展和稳定极端重要,这也是给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针对个人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关注的更应该是小组的成长与发展;评价关注的不再只是成绩等单一的结果性指标,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小组中的进步与全面发展,更关注的是学生过程性的成长,更注重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成长;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评价,还有小组之间的评价以及组内成员间的评价。

二、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优势

(一)突出朋辈互助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朋辈互助源自心理学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朋友或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影响。通过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构建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小组的成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的整体表现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让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目标的同时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也会根据小组的需要进行调整,充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相互依赖、相互信赖、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这就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兴趣、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朋辈互助倡导的自助与互助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本位思想。202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2022版》,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转型,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的体现。而朋辈互助理念正是符合该立场的一个举措。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加注重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什么,而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会什么。重点要培养的是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这样才能彰显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优势,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明确的任务,每个人的任务既是独立的任务,又是小组共同目标的一部分,每个人通过完成自己的任务来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这就能充分提升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突出师生身份转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引入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之前,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主要是讲授,而学生的“学”主要是被动地接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而教师的评价往往单一的以成绩为评价标准,这也让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其他优势,造成师生之间关系不够融洽、亲密。在开展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后,“教”与“学”之间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师生角色转变,在班级中,教师更多地是充当监督者、指路人的角色,教师主要是辅助小组更好地开展互助式学习,对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加以辅导帮助,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协作关系,这样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为学生更好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倡导的是自助、互助,在完成一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每位成员按照既定的分工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是合作学习,在进行组间交流学习,最后才是教师点拨式学习。在各层次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不会的内容上升一层次进行解决,到最终不能解决才由老师进行讲解,这样既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又发挥了“传、帮、带”的朋辈互助学习效能,充分体现了“学”的过程。整个过程既有知识交流产生的碰撞,也有团结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课堂学习热情浓厚,课堂学习效率得到了提升。

总之,朋辈互助式学习小组的构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实践区别于传统的小组学习在于它更强调的是学生朋辈间自助、互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加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强调的是师生角色的转变,突出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核心素养的养成。

本文系2020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九年制学校朋辈心理互助课程的实践探索》(编号:2020ZXDY01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婷,康钊.构建中学朋辈心理辅导机制的时代意蕴与路径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16):69-71,77.

[2]聂奥利,李军.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优化与质量提升的策略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07):114-118.

[3]陈峰.聚焦“小组”,激活班级文化建设内生力[J].基础教育论坛,2022(06):12-13.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