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推进黄埔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品牌,2018年12月12日,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经黄埔区教育局报请黄埔区推进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成立。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包括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广州市黄埔区新港中学、广州石化中学、黄埔区茅岗小学六所学校,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是核心成员校。其中完全中学两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州石化中学),初中三间(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广州市黄埔区新港中学),小学一间。
四年多来,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坚持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等方面突破创新,从而携手共进,打造基础教育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优质均衡;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
一、集团化办学的实践
(一)在共商中做好顶层设计
集团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以各校校长为核心的集团理事会,以各校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党建领导小组。集团有专用的挂牌工作室、会议场室,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备。集团内的各项重大事项都由理事会和党建领导小组进行决策,每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都召开3次以上的集团理事会议和集团各部门会议,从商量集团资金的使用到布置集团资料的收集,从安排集团成员校部分学科联考到筹划集团内重大活动。大家在共谋共商中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增进友谊。
(二)在共治中优化集团管理
集团成立后,迅速召集成员校各部门负责人,大家在民主、友好、平等、团结、协商的氛围下,制定出《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章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考核评估指标》等文件,并共同拟定《集团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集团发展确立适切的发展定位,助推集团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三)在共建中提升集团品质
每年,集团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集团发展的软硬件建设。比如:2020年,为各成员校各建一间高质量的录播室,并购买了集团阅卷统考系统服务;2021年和2022年,为成员校安排专用资金用于信息设备更新、名教师培养,以及优质课程开发等。
(四)在共享中增进集团友谊
每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都向集团成员校师生定期开放动物博物馆、图书馆,用于成员校学生参观考察和查阅资料;开放运动场、游泳馆用于中考体育训练;开放电脑室、录播室用于中考听说训练。各成员校也纷纷拿出自己的优质场室向集团内师生开放。除了硬件的共享,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还立足于长期以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搭建分享会、教学开放日、培训会、示范课等交流平台,向成员校输送自己在小组合作、1+2集体备课方式、中考备考等方面的经验。为了让集团内教师切身感受集团的温暖和祝福,我们还成功举办了集团教职工篮球友谊赛、踢毽子比赛等各项文体活动。每年春节,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将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如福袋、对联、利是封等分享给成员校各位老师。
(五)在共创中成就集团精彩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以海洋文化为依托,提炼出海纳百川,止于至善的文化精髓。在此理念指引下,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开发出了“海润生命”特色课程,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开发发出了“和润立德、和乐育人”的和文化课程,黄埔区新港中学打造“阅动新港,幸福成长”特色课程,黄埔区港湾中学打造“扬帆、追梦、多彩”七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成员校的办学品质,更成就了集团百花齐放的精彩。
(六)在共赢中促进集团发展
成立教育集团的初衷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86中初中部实力雄厚,具有丰富的中考备考经验,而且处于黄埔公办初中领先位置。为了加强集团内校际间的教学互动,从2020年开始,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就启动了成员校间的检测及教研:每次联考前,召开联考筹备会议,多方征求意见,统计教学进度,制定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并组织专人命题。联考中严格按照考试规范进行,联考后分学科召开科任会议,分析考试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商议改进措施。集团还成立了各学科中心组,扎实有效开展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比如:英语中心组开展了主题为“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语文中心组开展了七年级语文联考试卷分析活动。在体艺特色方面,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初中部派出管乐、书法、美术教师到港湾中学进行特色课程交流研讨。另外,集团还召开了中考体育备考策略交流会,“双减”政策下的新中考备考研讨会。
(七)在互动中强化立德树人
在德育活动方面,集团采用互动的模式开展活动,从而为集团发展增添活力。每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的艺术节、体育节、开放日、社团活动日等重大活动都邀请成员校的领导、师生参加,成员校的重大活动也是如此。每学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初中部都和成员校在黄埔图书馆共同举办集团学生美术作品展,吸引了上万人参观。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初中部团委还联合成员校的团委,共同组织学生志愿活动,比如迎春花市志愿者活动等。德育处还经常和成员校德育处分享学农实践活动相关信息和资料。学校还盛邀集团成员校教师加入本校的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比如:朱霞云名班主任工作室与港湾中学、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合作的市级课题特色班会课,与港湾中学合作的省级课题德育评价。
(八)在双向流动中激活内生力
集团已形成“教师或干部学习的双向流动”机制,在评选中层干部时,有到集团校任教经历的优先。教师在评聘职称时,必须签订到薄弱学校支教的协议。同时,对于交流的教师和干部,在绩效方面进行适当倾斜。自集团成立以来,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项丽主任、钟乐文老师到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交流任教,刘诗君老师到黄埔区新港中学,徐凌云老师到港湾中学等。广州市第一二三中学的黄维、田云巧老师也到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交流任教。这种双向流动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激活了成员校内生动力,提升了集团整体实力。
(九)在合作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集团在课程建设和自主招生等方面加强合作,已形成优秀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初高中长线机制,更吸引了成员校的大量优秀学生填报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仅在2019年,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考上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13名学生中,就有10位来自成员校。2021年中考招生,共有146名成员校学生录取到86中。2022年,共有158名成员校学生录取到86中,,且基本上是第一志愿录取。
二、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一)需要更具体的政策优势增强集团动力
目前,教育集团在统一招聘招生、教师交流、教师培训、教师评聘等方面缺乏具体的政策优势,需要上级部门给予集团更大的政策支持。
(二)需要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充分激发集团活力
很多时候,集团想组织成员校老师的培训活动,但由于场地有限,资金有限,审批及报账流程繁琐,很多活动还无法大范围实施。
(三)需要更紧密的合作与联动
目前集团在考试评价及教研互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远远不够,还需在教学上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及联动,还需在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方面开展更广泛的联合培养。
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一起走;如果你想走得又快又远,那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集团化办学是当下的最佳选择,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让我们携手共进,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