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刍议“双减”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评价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学生评价是指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价值判断。以形成性评价为例,在“双减”背景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慎重对待每一次学生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遵循多元化原则,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差异性原则,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学生评价;“双减”政策;基本原则

学生评价是指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价值判断。在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学生评价能产生良好的促进学习的效果,对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起到指导作用。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早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就提出要“强化过程评价”,倡导“学生学业述评”,尤其强调“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改革学生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实行“双减”政策一年来,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家长辅导功能减弱。在此政策下,要提高课堂效率,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改革更不能小觑。以学生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来说,它是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出的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有助引导学生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从一天发展到每天,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人。

笔者从事的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科教学,下面结合语文教学中几个形成性评价的例子来谈谈“双减”下学生评价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学生评价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才是学生评价的目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关注每个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发展性原则表达了一个新概念,从评价“过去”和“现在”到评价“未来”和“发展”。

以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为例:一个五年级男孩交上了他的习作——《我爱大海》。因为他害怕写作,全文只有四句话:“我看到了大海。我听见它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声音很响亮。我爱大海。”教师给这位学生的评价语是:“你捕捉到了海浪流过沙滩的声音,并且找到‘沙沙沙’这种方式去表现海浪的这种声音,这使我感觉好像就坐在沙滩上,感受着轻柔的海风。你很用心观察。老师还想知道海浪击打礁石的声音、海浪翻滚的声音……你愿意跟我分享更多的有关大海的声音吗?”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想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事物,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人,他们的发展可以被视为一个终身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在这个习作评价的例子中,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就贯彻了发展性原则,首先教师在思想上树立发展性评价的观念,摒弃以评价为目的的评价观念,第二,教师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五年级学生,没有给学生贴上“不会写”的标签,让学生释放自己的角色,对学生做出更积极的评价:“你捕捉到了海浪流过沙滩的声音,并且找到‘沙沙沙’这种方式去表现海浪的这种声音,这使我感觉好像就坐在沙滩上,感受着轻柔的海风。你很用心观察。”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给学生灵活、人性化的发展空间。第三,教师用上增值性评价。教师并不是直接评价学生“写得好”,而是使用描述性赞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真实的自我形象,释放自己的发展潜力。第四,教师能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老师还想知道海浪击打礁石的声音、海浪翻滚的声音……你愿意跟我分享更多的有关大海的声音吗?”欣赏与期待的语言,能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去写作。一次的评价结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终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学生评价时,教师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尊重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善用外部资源,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是指学生评价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理解问题,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信息,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同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而每一种可能性又是不断变化的。个性和共性,个体和群体,结果和过程,这些都是我们评价时要考虑的。

以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为例:教师让六年级学生以《圆的联想》进行即兴发言。大部分学生联想方向是不同的,个别学生联想方向相同,联想重点又有所不同。A同学热爱运动,他联想到的是打篮球。教师给他的评价是:“为了抢夺篮板,为了扣篮,你奔跑,你跳跃,你积极配合队员,你不轻言放弃,这就是打篮球,这是体育给你带来的魅力。”而B同学文静内向,关注生活,她联想到的是肥皂泡,教师给她的评价是:“你把抽象的圆联想为具体的肥皂泡,最新奇的是对肥皂泡光线的描绘:飞过花丛,是‘红色’的;飞过树荫,是‘绿色’的;飞过蓝天,是‘蔚蓝’的。这是有活力、有灵性的肥皂泡,你有很丰富的想象力。”还有C同学,他由圆想到的是家乡的石拱桥。教师评价道:“你把半圆形的石拱桥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起来,合成了一个‘整圆’,真是巧妙极了……”

在这个课堂评价的例子中,教师贯彻了多元化原则,首先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五育并举,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鼓励学生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其次,学生性格不同,兴趣不同,联想方向也不同,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多样性,给予学生的即兴发言不同的评价,赏识的同时也肯定、引导了学生的兴趣,既有统一,又有变通,避免使用单一的方法来评估学生。

三、差异性原则

要使学生评价客观公正,关键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征、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同时,不同的学生在做同一件事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同一个学生在做同一件事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评价学生,就得观察实际情况,并从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考虑学生的特点。评价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一刀切,要让每一次评价都恰到好处,让每一个学生从评价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健康成长。

以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评价为例:在晚托课上,同样是默记一篇文言文,记忆力强的A同学,短时间就能完成作业,教师对他说:“我看见你认认真真地朗读文言文,并一字不漏、字正腔滑地把它背了出来,这叫做‘一丝不苟’。”而记忆力弱一些的B同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教师对他说:“我看见你记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文言文。这叫做‘坚持不懈’。”

在这个作业评价的例子中,A同学和B同学是有差异性的,但每个孩子都有其特点,教师正视了他们的差异性,一方面不给他们贴“记忆力强”“记忆力弱”的标签,一方面使用描述性赞赏,尊重他们,让记忆力强的学生懂得什么是“一丝不苟”,让记忆力弱的学生知道自己“坚持不懈”,强者不骄,弱者不馁,引导其健康成长。这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贯彻了差异性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慎重对待每一次学生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遵循多元化原则,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差异性原则,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脚踏实地,将学生评价改革这项大任务,落实到不同的小任务中,一步一脚印,一点一滴去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2).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