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一个历史解释的过程,而历史解释又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为此,如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至为重要。本文结合统编版新教材的特点,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新课标中的历史教学理念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相结合,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策略
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一个历史解释的过程,为此,如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至为重要。因此,本文基于新教材新课标下,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阐述了高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实施策略。
一、历史解释素养的概念
“历史解释素养”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所发生的的事件本身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它一方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进行历史解释时,能有逻辑地进行推理,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历史史实;另一方面,学生也进一步落实了解释素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落实历史解释素养策略研究
(一)通过质疑、辨析史料,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史料是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的桥梁,通过对史料提出质疑,然后通过探究、辨析,确定史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也是落实历史解释的方法之一。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关于教材内容的史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然后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例如,笔者在上《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基于教材内容,可以为学生补充以下史料:
1919年5月4日,学生罢课在举行示威游行的活动后,当天就有32名学生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970余人。6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几日内罢工的工人达到六七万人,许多大城市的商人也举行罢市,形成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高潮,也是一次彻底的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
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一史料进行分析,并提出质疑: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学生的这一说法是真实的吗?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后给予解释,北洋军阀政府在进行镇压后逮捕的学生,确定了这一史料的真实性。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史料,学生在研读、辨析史料后,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解释,这样一来,不仅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落到了实处,也落实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二)通过问题设问,引导自主学习,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问题为引领,设置在学习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教材自主地进行阅读、思考与探究,进而理解并解释历史现象。例如,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你能阐述它的发展历程吗?又是谁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的?探究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等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答案,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上述问题。问题设问,自主学习,不但尊重了学生是历史课堂的教学主体,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历史,还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三)应用历史故事展开教学,落实历史解释素养
高中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有趣味性或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为历史结论或者历史现象提供生动的历史解释。同时,也可以使远去的枯燥的历史,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在讲解历史故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历史故事进行探究、评价,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在探究、思考、评价中,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例如,在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讲述关于五四运动的故事,如,五四运动学生游行前,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当时,有的学生认为这不是吉利的事情,但是占卜的人说这是“天洗兵”,于是大家一起响应,冒着雨出发。在天安门前,北洋军阀政府的步兵统领李长泰劝学生散去,并且表示愿意转达学生的意愿,但希望学生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爱国,有学生讲出这就是正确的方法后,这个统领便坐车扬长而去,等等历史故事。在讲述历史故事后,可以让学生对游行前下雨这一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提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以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综上所述,根据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版本的特点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笔者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质疑、辨析史料,问题设问,引导自主学习,和应用历史故事展开教学等教学策略,有效地落实历史解释素养,不但有效地进行了历史新教材的内容教学,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唯娴.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三个“抓手”——以统编版“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16):20-22.
[2]马修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2):72-74.
[3]刘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