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命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下,对各个阶段教育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想适应未来教育改革,需要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生命教育实践作为基础,并通过校本教育模式的拓展,有效地对生命教育模式进行优化。虽然目前教育阶段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但通过对教育模式的改进,建立校本措施,有效地掌握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并通过生命教育层次分析提出针对性教育举措,将会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保障。
【关键词】生命教育;校本;德育教育;培养
目前教育界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要想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应加强对相关理论分析的重视,将生命教育课程融入实际教育当中去,科学地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生命教育需要严格遵守教育的要求,并围绕卫生、心理及生理等角度开展教育,为日后教育教学带来更多保障,从而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初中生命教育校本实施的要点
在初中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特色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标准,为了能够切实改进传统教育模式上存在的不足,则必须要严格遵循教育标准,尤其是目前生命教育实施定位不明确,生命教育过程缺乏实践的问题,必须要得到重视,确保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完善初中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科学合理地将理论与实践整合,为学生提供体验性学习模式,这样可以通过优化与协调控制,更好地解决各种条件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初中教育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校本的实施,根据当前教育情况做好规范工作,制定教育目标与标准,真实有效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推进后续教育教学的稳步进行,例如,在实施教育环节,应围绕生命教育要点展开,实现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加深学生对他人、社会与集体的信誉,注重敬畏生命,懂得感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初中生命校本实施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无论怎样进行分类,或者从某个角度展开教育,都必须要加强对全人教育的重视,确保可以以人为本展开教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人为何而活以及怎样才能够将生活的价值体现。因此,在实际展开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提升教育的价值,必须要做好综合探究,这样可以充分了解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不足,确保在教育中可以做好综合分析,切实改进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价值,使得学生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接纳自己与他人。
(二)制定系统性生命教育体系
在生命教育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好综合分析,了解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样可以通过系统性地制定实践教育模式,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道德教育取向,生命教育必须贯穿生命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能够与人为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可以自我反省,努力实现人生目标。与此同时,对于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实际展开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这样才可以真实有效地展开生命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模式,树立良好教学方法,为后续教育与教学模式的拓展带来保障。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还应该科学可靠地将教育与德育整合,这样可以遵循实际教育标准,科学分析当前生命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从而通过优化探究与调控,建立符合未来发展的教育模式。而且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发展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切实改进不足,通过学科教育、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等多渠道进行,展现生命教育的多样化,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在现有教育基础上改进不足,懂得生命、新生生命进而成全生命。
(三)突出生命教育课程的特性
在初中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校本教育的优化,则必须要将生命教育的整体性与个性化特点突出,而且一个生命是否活得精彩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张扬。所以,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做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种对策的实施改进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同时生命教育需要体现出教育的现实性与经验性。而且生命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组成,在优化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规划工作,了解当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做好综合分析工作,通过制定体验性教育模式,更加科学地进行优化,将生命教育的自主性、创造性展现。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多元化因素影响,导致教育的价值难以有效体现,所以为了能够促进生命的不断发展,则必须要了解教育要点,这样在优化调控阶段可以真正意义地改进现有教育模式,而且学习是由学生承担的,同样为生命服务,包含能力、素养、情感、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从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提升教育的价值,完成生命教育,实现生命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则必须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并通过校本实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体验,科学合理地将理论与时间内容整合,在教育中加强互动与沟通,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才能体现出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解决传统教育模式所面临的不足,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所包含内容较多,而且会面临较多的困境,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独立课程设置的重视,并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本文系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2022年度资助课题“中小学特色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编号:LGJ21ZD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叶建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7(12):68-69.
[2]王继民,郝武敬,李静静.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心理月刊,2020,15(5):73.
[3]乐毅,王霞.简论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及实施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3(28):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