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智学校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责任。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提出创建教育性的学习环境,把握课间的教学契机,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和切实家校及时沟通等方法,使教学更具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培智学校;有效教学;全面发展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学校教育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使学校教育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实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思考。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结合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适切性和有效性。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探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建教育性的学习环境
笔者任教的学生肢体障碍儿叶智力正常,在学习中能够较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其数学作业准确率较高。但是笔者了解到由于叶在校外时常遭同伴嘲笑其动作姿势的不协调,从而产生了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此,笔者在利用学生作品布置学习环境时,挑选叶的完成度较好的数学作业、图画作品等粘贴在走廊中较为显眼的位置。在向学生们介绍这些作品时,适当对叶以及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们以此为榜样,争取做到自己的作品也能展示给其他同学看。笔者通过后续观察并了解到,课间休息时,叶会有意地到走廊去看自己的作品,也非常高兴地告诉了家长,他的作品被展示的消息。可见,在学习环境的装饰过程中,通过合理展示学生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等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把握课间的教学契机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的教学最重要。其实,课堂上教学的过程是和学生相处,摸清学生个性及特征的机会。有了课堂教学中的经验,那么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教育。所以,利用课间休息等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
作为班主任,课间休息很多时候要留在教室里陪伴学生,因此也要好好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教育。例如智障儿苏是个胆小的女孩,有事情发生时总是默默承受而不敢声张。根据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逐渐引导苏表达自己的看法。当苏不小心把水杯碰倒时,笔者就询问:“水杯怎样了?”苏小声地答道:“掉了。”笔者进一步提问:“水杯掉在哪里了?”苏回答:“掉在地上。”笔者提示苏捡起水杯后,引导其说明刚刚的情况:“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告诉老师,水杯刚刚怎样了?”苏还是小声地答道:“掉了。”笔者便了解到苏能够正确理解水杯刚刚处于掉落的状态了,便让苏复述老师的话,使其完整地说出:“水杯刚刚掉在地上了。”这一表述。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苏和老师对话时,能够表达得更加完整了。
可见,对特殊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因材施教是十分有效且必要的教学方法,而且把握住教学的契机,运用自身的教育机智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间就是很好的教学契机。
三、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说”,即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知识,以便为学生将来顺利从事相关的活动做准备。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借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他认为,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学和生活的关系密切相关。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交际能力等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多注重智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可以使学生拓展生活知识、提高生活技能。
在培智学校的班级中,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例如卫生小能手的竞选,礼貌用语的情境表演等,可以增加游戏式的规则,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实际的活动中,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运用。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学会等待。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设立“小老师”,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已经具备技能的学生得到更加深度的锻炼,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以及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当任务具有一定难度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做到组内学生全员参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创设日常生活的情境,开展不一样的班级活动,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日后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四、切实家校的及时沟通
家校沟通的有效方式是家访,在实际中,由于受到教师和家长双方的时间限制并不能频繁开展。但是特殊儿童遇到事情有着情绪变化快,不能较好控制自己的特点,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及时地帮助其解决问题。那么,家校沟通的及时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走读生,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送回校。因此,在学生上学以及放学时段,都是和家长沟通的好时机。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山区,学生的家长们大多是农民或者自由职业者,对于家庭教育方面并不擅长。有的家长对学生十分严厉,认为严厉的态度就能够教会孩子。特殊儿童的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相比,需要家庭及学校给予更多的关爱。
综上,培智学校的有效教学的达成可以通过整合各方面的条件,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教育性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把握住课间的教学契机进行个别化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开展生活化的班级活动,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融趣味于实践之中,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切实家校的及时沟通,引导或帮助学生解决当下的问题,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艳.论培智学校教学生活化[J].中国特殊教育,2012(3):28-32.
[2]邓猛,景时.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方式及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