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粤语童谣与幼儿园课程互相融合为主要依据,以粤语童谣作为特色课程教学,采纳文献研讨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对粤语童谣的现状进行简单剖析,认同其文化价值,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理解其教育意义及分析其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粤语童谣;学前教育;课程
一、导论
近年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在顺德的推行与发展,对“广府文化”教育需求不断增加。而粤语童谣,作为广府文化传承的结晶,同时具备岭南特色,是文化延续的明灯之一。
但随着时代变迁,再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传承问题。为此我希望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起来,传承粤语童谣,让这块珍宝再次展示出来,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粤语童谣。
本文以粤语童谣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为主要依据,按照幼儿园教育的相干政策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要求为原则。通过研究粤语童谣背后的意义,了解我们的祖先的思想高度、思维方式以及生产生活的模式,从而探讨出该民族文化底蕴。
通过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更有助于幼儿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粤语童谣的理解
(一)粤语童谣的基本概念
童谣一般根据历史生活生产习惯及当时事物的描写流传而来的,部分题材是以历史背景改编。粤语童谣,拥有着悠久历史,并来源于民间,经过男女老少的口耳传播流传至今。
(二)粤语童谣的历史背景
粤语童谣最初在岭南地区,是女性抱着孩子,边轻轻地用手指拨动眉梢,边温柔的哼唱,通过最直接的感知交流,传递着亲人间的感情。作为家人与孩子心灵沟通的介质,帮助父母与幼儿通过亲密接触表达情感,从而使孩子更好地体验陪伴的幸福。
时间慢慢迁移,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尽管它反映着老百姓的生活习俗、社会风貌以及风土人情,但经历时间的洗礼,粤语童谣逐渐被流失,从前的耳熟能详,到现在已经很少传唱,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三、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推动支持下,粤语童谣结合幼儿园开展园本特色课程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实践价值,可持续发展性。
(二)推动本土文化传承
粤语童谣拥有着浓厚广府特色的本土音乐特点,对幼儿的情感发展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推动本土音乐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之一。
(三)粤语童谣的社会意义
《指南》中指出:“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在童谣《氹氹转,菊花园》歌谣中的字字句句,充分体现均安浓厚文化气息以及历史底蕴,用历史悠久的粤语讲述着当地文化特色。
四、粤语童谣园本特色课程设计原则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提供给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一切活动。粤语童谣作为广府文化的结晶,是其精髓所在,如需要选入幼儿园课程中,优先考虑以下方向:
(一)教育性原则
幼儿园活动更需注重身心发展需要;以幼儿为中心的组织与实施;更多的注重实施过程,而不是结果。
(二)适宜性原则
人类的一生当中都处于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切记“拔苗助长”。
(三)生活化原则
童谣是老百姓从生活中创造出来,歌中蕴含的是本土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这也体现了那句话:音乐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
五、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活动设计
(一)粤语童谣教学的基本思路
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时,更应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帮助幼儿提高活动积极性与学习兴趣点;另一方面,与自身息息相关,对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课程有更好的体会。
(二)粤语童谣教学目标设定
目标1:广泛收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粤语童谣,帮助教师更好的利用于开展各级一日生活游戏活动。
目标2:培养幼儿乐于传唱粤语童谣的积极性,并能大胆愉快的表现自己的表演欲望。
六、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未来方向
(一)展现形式的多样化
1.创设专属环境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布置,不仅能潜移默化地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更能使幼儿乐于参与,提高认知学习的内在动力。
2.多媒体生动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于多媒体教学集形象性、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等优势于一身,更好的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习更主动,勇于创造。
3.童谣转化故事了解背后意义
粤语童谣资源丰富,在引导幼儿说唱童谣时,仔细思考歌谣中故事说明着什么道理,它传播着怎么样的想法等等,不仅抓紧了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更能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其早期情境阅读的习惯。
(二)注意课程构建方向
园本课程有初步的目标和计划,但它其实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以及方向进行不断调整更换,继而生成个性化课程案例。所以,在活动中,教师更多的需要注意幼儿的需要,发现课程内容的欠缺,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适当调整预设目标。
(三)改编与创新
粤语童谣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源于生活,作为历史久远的文化传承,它有着局限性,特别是给与幼儿的知识储备,首先得是幼儿能理解和接受。杜威指出:“教育必须以儿童已有经验为起点。”
结语
本文通过对粤语童谣的现状进行简单剖析,体现幼儿学习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意识。粤语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利于更有系统的传递粤语文化知识,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好的传承当地文化素养。最后,祝愿粤语童谣文化在学前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法学出版社2012(8):57.
[2]黄玉妍.“粤·读·家”文化策略推进研究[J].新课程,2020(51):74-75.
[3]锁利铭,阚艳秋.战略赋能、多重嵌套与区域合作网络结构变迁——以“泛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05):78-90.
[4]徐艳贞,何志慧. 粤语童谣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发展[J]. 语文建设,2015(3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