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探索高效家访形式,凝聚家校共育力量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家访是一项系统工程,家访系统化管理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沟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家访工作的实际,分析了家访的意义与作用、家访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家访应做到“四化”,即家访应该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创新化。

【关键词】电子家访;上门家访;家访“四化”

家访,顾名思义,是教师进入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家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访这种传统的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必将有新的变化、创新与发展。

一、家访的意义与作用

(一)家访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生的行为逻辑、性格等除了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的塑造。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应包括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内、在各种时间的所有活动状况及表现。因此,教师仅靠在学校观察、接触学生是不够的,而通过家访则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预测学生的行为表现,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二)家访有利于家校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家访可以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统一两者对学生的要求,整合两者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家访有利于纠正家庭教育中的不合理教育现象。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于溺爱、过高要求等现象。通过家访,教师则可以针对家教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面对面地与家长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并加以解决。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家访形式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新时代背景下,家访的方式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进行电子家访,信息化家访省时方便,见效快。信息化家访优点虽多,但一般是教师与家长双方交流,没有学生的参与。所以,笔者认为上门家访才是最具“质感”的家访方式,根据均安镇家庭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统计,有58.91%的老师和笔者一样愿意用上门家访的方式进行家校共育。

笔者坚持每年都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家庭表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等。比如:第一次去学生小信家家访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震撼与感动。震撼的是如果不是上门家访真的难以想象他家经济拮据的程度。他家的房子就在菜地上用木板搭建起来,摇摇欲坠仿佛就要塌下来一样。家中很难找到一件像样的家具。感动的是家访离开时,小信妈妈用凉水把我晒得发烫的摩托车降温,小信爸爸帮我把车从泥泞小路推到水泥路上,这对朴实的夫妇用暖心的行为感动我,他们用善良、乐于助人感染着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家教。上门家访,教师送去的不仅是具有温度的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就像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自己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三、家访做到“四化”

如何有质量地做好家访。应该做到“四化”:

(一)家访应该常态化。“家访”其实是一种更具有“一般性”而非“特殊性”的工作方法。家访的实质就在于调了解、在于沟通、在于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因此,家访的对象不一定非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一定非要针对“问题学生”开展。“家访”要常态化。在均安镇学区内开展“九年一贯”的普访工作,把家访作为家校共育的一项常规工作,逐步形成有学区特色的家访模式,将育人工作“做到家”。

(二)家访应该科学化。科学化需要对教师进行家访技巧的培训。均安发挥家庭指导师作用,积极进行家访技巧课程培训,让教师在访前掌握家访的沟通技巧、注意事项等,家访的效果就会更理想。我们还将创建家访电子档案,对学生的家庭信息等实现九年可持续跟踪,这样教育学生就更有全面性,对家长进行培训才更有针对性。

(三)家访应该制度化。家访可以建立起“三·三·三”制度,即访前有计划、有组织、有培训;访时有模式、有途径、有记录;访后有总结、有反馈、有考评。建安中学构建起“校长带头,班主任引领,科任联访”的家访小组模式,家访前我们利用班主任例会学习家访的要求,家访中强调“一带二讲三宣四察五建”,即:一是要带着问题去家访,防止走过场式的家访;二是在家访交谈中要多讲有关教育的的新政策、新形势;三是要多宣传学校的优点特色,传播正能量;四是观察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状况,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五是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访后将搜集的家长意见反馈给学校,利用班主任论坛交流家访技巧,召开家访总结会。

(四)家访应该创新化。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如何调动起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创新家访的形式,需要挖掘家长潜能,鼓励家长主动回校参与班级管理,建立起家长考评制度,规定家长每学年参加家校活动的次数,其中可以包括家长回访。

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下,在探索家访新形式的路上,我们走出一条富有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让家访实现“五个转变”,从 “班主任单线管理”变为“全员协作参与”;从 “事发后告状”变为“常态化沟通”;从 “指责说教”变为“科学送教”; 从“单一形式”变为“多向交流”;从 “随机走访”变为“定期家访”, 让家访工作成为均安镇德育工作的一个亮丽品牌。

参考文献:

[1]陈钧.形式多元化的现代家访[J].中国教师,2009(4).

[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家访探析[J].教育探索,2010(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