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德育的本质和文化属性的认识,由“复旦投毒案” 例证说明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同时对当前21世纪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表明面对来自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化视野下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始终坚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加强高校德育文化建设;树立德育实践观,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增强德育实践性,在实践中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文化;高校德育困境;积极探索
0 前言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充分表明我国始终把科教人才培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丰富了高校的德育工作,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也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提供重要指导。广大的青年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虽然我国高校德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如何解决当前德育的困境,进一步促进德育的创新与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注重高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德育发展,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乃至民族,是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立足之地,同样的,高校的德育也要创新、与时俱进。
1 德育及其文化属性
1.1 德育的基本涵义及其本质认识
对于德育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德育被定义为思想政治和道德品德的教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这是广义的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本文中探讨的就是学校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本质是对社会道德的正确认识从而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它的真正内涵在于在于它创造各种条件来发展人,而不是禁锢人,对人以约束、束缚的方式来取得暂时的效果。也就是说德育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育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德育主体性和发展性德育的精髓目标,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也就是现代德育本体功能,促使德育现代化,现代德育个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的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1]
1.2 文化的内涵以及德育的文化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地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余秋雨先生用最简短的文字来阐述说明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2]它所说明的是文化是时间的不断“积累”和 “引导”作用而移风易俗,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所渐渐积淀成的“集体人格”,并且只有当这种文化逐渐沉淀转化为集体人格的时候,它也就凝聚形成了一种民族灵魂。
文化与德育的关系犹如母亲与孩儿般。文化就像母亲,德育便是她精心孕育的孩儿,德育生于文化,并在文化的怀抱中成长。因此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沾染上文化的一些特质,并且它需要在文化甘露的滋润中存活,怎么也割不断它与文化的血脉关联。德育脱胎于文化,它不仅与文化母体有着不能割舍的复杂联系,还承载着守望、复兴文化的历史使命,继续肩负着文化的职责和功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那就是说,德育本身就保留着关于文化的印迹和信息,故此难辞其文化的身份和属性。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的独立化源自其文化意识觉醒的需要,它必须在对这种属性的唤醒、尊重和张扬中实现健康的发展。[3]
认识和把握德育本质可以通过对德育文化属性的研究来实现。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把握事物的根本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把德育作为一种工具,制约人和束缚人的手段,,这样便严重地偏离了德育的真实本质。其实,德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方式,本质要求是“育人”,是以文化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为人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可以说,文化性是德育内在的根本属性。[4]
2 当前高校德育现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 高校德育工作紧迫性例证:复旦投毒案
众所周知的2013年复旦投毒案,主角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个硕士研究生,其一受害者黄洋中毒身亡,其二是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我们谁也不愿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事件既已发生,我们必须正视和反思。反思“高材生”怎么啦?为什么“高材生”要制造这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闹剧呢?据林森浩交代的杀人动机表明,他是和死者黄洋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引起不和,心有不满,从而引发杀机,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琐事引杀机”,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一案件,我们看起来很难理解,觉得荒唐,但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存在。回顾过去的十年,“琐事引杀机”这样的校园惨案不在少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如下:2004年马加爵案件、1997年北大铊投毒案、2007年中国矿大的铊投毒、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还有2013年南航案件等等。
这些悲剧的发生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在关注案件本身的同时,是否更应该重视其背后的普遍性问题?答案无需置疑。这些“特殊”案件充分体现了高校在德育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们是否应当反思:高校的德育教育怎么啦?所以高校应当更加关注学生道德人格,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修养和道德人格,而如何引导启发这些学生以合适合理的方式和途径面对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则是高校应进一步所要考虑的问题。
2.2 21世纪的高校所面临的德育困境及对其原因的思考分析
对21世纪的高校德育问题的思考,做出理性客观的分析,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加有利地解决问题。想要明白清楚的认识“德育”,就需要反省我们以往的德育理念和实际行动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就得深入德育的本身去发现问题。德育因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而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必须以文化主体的角色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德育困境是指在现有的历史背景中德育所面临的窘迫状态和困难处境。当今的德育由于自身缺少应有的文化内涵,其教化力量日益薄弱;简单的教学灌输方法,忽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得学生“厌倦课堂”、“逃离课堂”,对德育产生了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德育的发展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甚至它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现代的德育已经被其自身、被我们人类、被我们这个时代所淘汰、边缘化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本,做到从“根”上出发,从“根”上找答案,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中高校德育的“根”就在于它自身的文化,高校德育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它是造成高校德育困境的内部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德育的主渠道仍局限于课堂理论的教育,尚未能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5]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丰富其内涵并付诸以实践,进而取下高校甚至是我们国家许久以来被贴上的“应试教育”这个标签。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认得存在有两种状态,即“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其中,应然状态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说明人是能动的存在,具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德育及其对象,德育对象是能动的、主体性的存在。德育的内在意义及其价值取向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体现在培养他们道德的、善的思想和品质方面,进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按照道德的要求进行价值取向,按照人自身的尺度和美的尺度去改善世界,从而提高自我、发展自我。[6]简单来说,高校德育所缺乏的,就是我们要必须做到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体现突出“人”即学生的主体性。
3 从文化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创新探索
德育的本质要求是“育人”,是以文化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不仅对高校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也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遇,在文化视野下进行高校德育的有效探索,充分运用文化的“凝聚力”“活的灵魂”等优势。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人”构成了现实社会的前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选取一句话来表明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只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8]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为高校德育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实际行动中做到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求,包括健康人格发展、思想道德需求等,充分激发其内心的道德情感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其作为德育主体能够在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下,经过思考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9]作为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关爱和感化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
3.2 始终坚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我们的中华文化也是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新时期,我们要在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中站稳脚跟,仍然需要用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构筑形成坚强不催的精神防线。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这是历史的辩证法。[10]
“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校园文化背景下,是特定校园文化实践的产物”。[5]163搞好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陶冶情操,而且通过校园文化熏陶,还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11]高校德育应依靠自身特点创新德育内容,举办特色校园艺术节文化活动,宣传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并且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平台。例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民族精神、孝敬父母诸如此类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加强人们对传统节日和优秀文化认识的同时,使民族文化深入人心。节目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具体的工作重心不断改革创新,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不断加强高校德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修养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德育实效,进而以实现我国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大繁荣。
3.3 树立德育实践观,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增强德育实践性,在实践中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最开始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其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二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之后哈贝马斯援引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一方面他是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继承者,另一方面又猛烈地批判其主体性角度。哈贝马斯指出:“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说者和受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他们能够在其中交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相互协调;他们能够在其中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不一致并取得认同。” [12]
古希腊哲学中有这么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的唯一的标准。传统德育缺乏文化意识,在实践中表现为对日常生活的忽略和遮蔽,即一方面把政治生活作为人的全部生活,另一方面,德育脱离社会现实和生活基础,过分强调道德的知识性和逻辑化。
因此,要使我们的德育走出困境,实现现代德育的改革,就要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这就是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必然归宿。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尊重人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也就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13]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要求德育应以日常生活,而不是德育的概念和理论为起点。当然,从日常生活出发,并不是使德育等同于生活本身,而是对日常生活给予引导、提升,这也是德育理性存在的价值。
4 小结
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需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发展的有效视角。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审视德育,审视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是加强和改善高校德育工作,为实现德育实践发展的提供理论依据,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也是解决中国德育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积极寻找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创新,并把理论付诸以实践检验,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不断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论德育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03(5).
[2] 余秋雨.何谓文化[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 龙宝新.论德育的文化属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5):13-14.
[4] 吴晶.论文化视野中的德育困境及其超越[D].2008:14.
[5] 余守萍.校园文化视域下学校德育创新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3,26(7):162-163.
[6] 王莲华.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3.7:38.
[7]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209-296.
[8]吴青芳,胡欣敏.创新德育文化 增强德育实效[J].德育与思政研究,2010,164(13):151-153.
[9] 路琳.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5):158.
[10]马福运.试论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7,141(3):60-61.
[11]张晓洪,秦琴,郑建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探索 从理念到路径[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4:65.
[12]梁晶斌.德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8,131(3):141.
[13]龙宝新.论德育的文化属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5):13-14.
作者简介
郑超凡(1990-):广东湛江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王守敏(1984-):湖北荆州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高原璐(1988-):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