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中职学生入学心态及调整策略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中职院校以其专有的职业教育属性而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作为初中生完善自我的更高级平台,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亦或者教学模式上都与义务教育有着较大差别,虽然从学习的紧张感到课程的紧凑度上来看,中职略显轻松,但也正因如此,容易让学生产生不适感,从而引发多种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职生入学时是一个摆正心态、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做好引导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对中职生入学心态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引导其进行心态调节的具体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入学;心态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动,“五五分流”教育现状下,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余下的百分之五十则选择高中以外的其他教育路径。而中职则成为这余下百分之五十学生选择的主要路径。

一、中职生入学心态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新环境所带来的陌生感

对新入学的中职生而言,学校的环境是“新”的、周围的同学是“新”的、学习的课程是“新”的,这是一个全新且陌生的环境。首先,学生身边的同学可以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身上有着显著的区域文化差异,在彼此刚刚接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磨合。其次,大多数中职生所面临的第最大问题就是要适应住校生活,与初中时期的走读不同,中职生要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在集体宿舍,一是没有家里那般温馨、舒适与熟悉;二是没有亲人的关怀与陪伴,而舍友与辅导员就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所以很多新生难以适应,他们不是用之前老朋友的衡量标准去片面评价新朋友,就是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他人感受,所以容易出现宿舍关系不协调等问题。第三,刚入校的中职生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对自己的定位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更真实地展示自我,所以有些时候他们会变得格外内敛、腼腆,长此以往则会出现不愿交流、不善言辞等问题。

(二)对未来的迷茫所产生的较大心理压力

其实从年龄上来说,中职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们甚至还没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对眼前的生活是迷茫的,对自己的未来更是迷茫,他们中的很多人清楚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也被“读书”挫败了锐气,没有勇气去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还会不会重蹈覆辙,这次能否为自己的未来闯出一片天。

从中职院校的就业模式来看,其一般分为自主择业与双向选择两种,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去考虑未来如何,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入学时便会产生一种发展焦虑,即对未来职业生涯是否顺利、能否找到心仪工作、工资能不能达到内心期许等。这是因为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自媒体人的炫富生活、焦躁情绪渲染等会对拥有手机等电子设备且能自由上网的学生们产生严重影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中职学历在人才市场中的含金量,也容易陷入对未来的盲目焦虑与迷茫中,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正常融入到校园学习生活中。

(三)初中时期早恋遗留问题

其实对很多中职生而言,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原因有:他们不喜欢某任课教师或不适应教师的引导方式,或者因为早恋问题耽误了精力与时间。升入中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与他人保持的恋人关系将因时间、空间距离等因素导致难以维系,而这对于情窦初开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惨痛的精神打击,特别是到了新的环境中连个熟悉的、能倾诉的朋友都没有,生活上的孤独感与失恋的挫败与惋惜感接踵而来,导致其精神上呈现出一种消极、无力的特征,加之中职教育也没有初中那样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分数压力,使其陷入萎靡不振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如不及时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弯路,养成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二、中职生入学心态调整的几点策略

(一)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

对中职如学生而言,身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渴望寻找到一些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元素,所以他们往往会将自己在学校的喜、乐、酸、甜分享给家人们,通常会以“煲电话粥”的方式去抒发压抑在心里的诸多情感。中职院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们要意识到家长在刚入学中职生心态引导上的关键作用,其实不论走到哪里,家长都是孩子们心中的挂念和依靠,特别是对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在没有能力独自生活、没有形成坚韧品格的成长期中往往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从小到大的崇拜与敬仰会让其成为父母的“小迷弟、小迷妹”,父母说出来的话他们十分在意且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或想法。

为此,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合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班级家长群的方式,利用网络社交工具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提高家校沟通速率,我们可定期在群内推荐一些有关孩子心态调节方面的案例,并加以讲解,与家长在学生心态调节工作上达成高度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我们可以在定期在群内公布一些心态调节的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心态调节能力;第三,教师可通过微信语音、视频或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在了解学生成长特性、分析心态变化成因的同时,与家长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该方法我们不仅能实现对中职生入学心态的调节与引导,更能在沟通交流中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诸多裨益。

(二)开展专业化心理辅导服务

要知道心态上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转变的过程。为此,学校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个别辅导、集体辅导等方式,根据学生群体共性与个体特性提供独具针对性的辅导服务。中职院校要组成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业人士“坐镇”,提高辅导效率与质量。

学校要积极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为刚入学的学生提供集中式主题讲座,为学生讲解目前所出现的心态变化都是正常现象,并引导其进行自我调节;当然班主任、辅导员也可利用班会时间采取一系列“破冰行动”,通过游戏、演讲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彼此了解、相互沟通的机会;此外当我们发现某一学生的心态存在问题,可在征得其同意后,将其联系方式转告给专业的心理教师,两者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流,不仅能提高心理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能达到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效果。

除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也可以为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观摩等活动,或是组织成立专门的心理研究社团,帮助中职新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中职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同时,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时候,需要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例如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都能够帮助中职新生掌握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学习,强化中职新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好中职生入学心态调节工作的重要性,相关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从学生的群体共性出发积极思考科学、高效的解决策略,不断提高心理辅导水平,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中生活,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桂春.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33.

[2]吴梓雄.中职生性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中职生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5):124-126.

[3]魏海燕,王昆.创新创业视角下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探讨[J].山西青年,2021(10):193-194.

[4]郭冬.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浅谈中职学生养成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190.

[5]姚辉.调整心态,把学生当“人”看——浅议中职班主任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新课程(下),2016(04):197.

[6]郭冬.抓养成教育,塑阳光心态——浅谈中职学生养成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9):190.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