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德育是教育之根本。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春风化雨,善于用情,唯有对学生多情,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让你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班主任教育的用情之道。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春风化雨;用情之道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从转岗踏上班主任之路,我深深明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一枝一叶总关系到“情”。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班主任要春风化雨,善于用情。在工作中投入满腔热情,在日常工作中应动之以情,帮助学生成长应以情激励。因此,为人师者常常以情激励,我们的教育就可以发挥最佳的管理能效,收获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下面就班主任的用情之道谈谈我的个人浅见。
一、投入工作应“满腔热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人艾青曾经写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情怀在诗人艾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新时代对我们教师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因此,我们班主任在投入工作时应“满腔热情”,只有坚持付出,不计较,不抛弃,不放弃,才能有所收获。一个对班级工作不热情的班主任很难把工作做好,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到学生身上,也只有做好学生的表率,学生才会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情”。
我曾经是一名在港资企业做了八年IT的职场中人,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家乡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七年前,我带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普宁职校的大家庭。入职时的新班主任培训会议上,张校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们,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我们把全市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们是在行善积德,是在挽救无数家庭,尽最大努力使他们不误入歧途,功德无量。希望老师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么震耳发聩的八个字!我一直谨记这份嘱托,春风化雨,用心服务。三年又三年,我带了两轮毕业班,从新生入学到实习就业,每一次的带班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都是一份挑战,而这份挑战要求我必须满腔热情,教会他们一技之长,教会他们做人,走出校园,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当我投入满腔热情的时候,我会提前联系每个学生家长,提前准备迎接新生的信息,提前核实每个学生的微信号码,去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去涉猎大量教育书籍,去准备一场又一场的主题班会……从开学初的开学寄语到择业时的职业规划,从AI技术到“互联网+”,从寒门贵子到家国情怀,有关于读书、关于青春、关于教养、关于健康……用《致敬王伟》的专题教育向英雄致敬,听斯琴高娃老师的朗诵《母亲》让学生明白孝悌的意义。我希望使出我的浑身解数,让学生少走弯路,让学生们明白,老师不是你的敌人,而是来帮助你成长!即使有时候会被学生误解,那也没关系,那只能说你的教育方法还需要改进。适当的时候要学会自我安慰,当班级管理遇到困难的时候,时刻提醒自己:“莫生气,莫生气,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作为班主任,你是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学生是你万千学生中的一个,而你也许是学生求学生涯里的最后一个老师。因此,作为班主任,如果爱,请深爱,如果带,请用心带,请倾注你的全部热情。我愿用我的满腔热情,换你夺目炫丽的人生,做学生前进方向的指明灯!
二、日常工作应“动之以情”,处处留心皆是情
在日常工作中适当“动之以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几十号人的“家长”,应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细节,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处处留心皆是情”。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当学生在经济上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援助及关爱;当学生受到心理困扰时,为他指点迷津,陪他走出困惑。
记得17软件班的陈同学,这个学生平时比较调皮,不爱学习。入学前,曾经去深圳打过工,入学的时候带些社会属性:染头发、纹身、带耳钉,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格格不入。入学后,我一直琢磨如何去改造他,据家长说在家里也管不了他。这可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办呢?用情去打动他!于是,我多管齐下,与家长深入沟通,侧面从身边同学了解其在宿舍的表现,再借机找他聊聊家常里短,找到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逐渐让学生明白:我不是他的敌人,我是来帮助他成长的!有了这个思路,我必须抓住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机会。
首先从形象入手,充分发挥他的活泼好动和社团组织能力,让他当我们班的副班长。虽然我明白,不可能给他个“官”,就能“搞定他”,但起码这一切都是往好的方面发展。直到有一天夜修,这个学生急匆匆打电话给我,语气很是不安地问:“老师,您在哪里?”我问:“怎么啦?”学生说:“老师,我眼睛出血了,现在在校医,情况有点严重,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安抚学生后,马上飞奔过去。经与校医沟通后,我立刻决定带他去离学校最近的华侨医院检查,主治医生诊断为睑腺炎,多发于熬夜、用眼过度、不注意卫生等。我帮学生交完钱,拿好药便回学校,安抚和安顿完学生回到宿舍已是凌晨2点。第二天我送学生回家养病,家长哽咽着说:“老师,太感谢您了。”过几天,学生康复了,他专程到宿舍来感谢我。我也抓住机会教育他,这一次,学生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平时喜欢打游戏,甚至有点痴迷,还加入电竞协会,用眼过度了才导致眼睛出血。我以自身的职场经历告诉他:放下手头的游戏,回归学习。这一次他不再拒绝,放下了游戏键盘,拿起了手中的笔去追求他的高考梦。欣慰的是,这个学生最后考上了他喜爱的音乐教育专业。我鼓励他把这段经历编成心理情景剧,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个活动来,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合作,让全班同学认识到来学校是来改变自己的,而不是来“混日子”!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吴同学,从一、二年级对老师的对抗、甚至是敌视,曾经一度认为老师是故意针对他,直到出去顶岗实习才恍然大悟,才能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以情动人,不是凭三言两语,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诸行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真正关心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促其成长!当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同情与关爱,学生对教师也会怀有崇高的敬意,这样情感的阀门就打开了,从而实现师生情感上的交流!
三、帮助学生成长应“以情激励”,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所接手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不爱学习、文化基础薄弱。他们之所以选择职校,更多是想“学一技之长,走出彩人生”。作为17软件班的“领头羊”,我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余,都会给学生渗透职业规划的理念,我希望能尽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成长。
以情激励学生,我能欣喜地看到学生成长。记得在一年级升二年级时听说要换班主任,全班47名同学异口同声地希望我继续做他们的班主任,于是我觉得再苦再难也要把这群孩子带到毕业。我记得17软件班的王同学,每学期开学总有一些“开学气”,每次我都得跟他母亲“合作”把他“骗”回来上课,否则,他准是过着睡到太阳晒屁股、到处闲逛的“日子”,父母也拿他没办法。我总不能因为学生的种种“劣质”,而把他拒之门外,放任自流吧?欣喜的是,以真情激励学生,我会看到被我批评和教育过的一个个学生的蜕变:庄同学不再偷东西了,王同学不再想闹退学了,吴同学洗心革面认真学习了,陈同学获得学期技能标兵了……以情激励学生,我欣喜地看到同学去达内实习回来满满的收获,以前从不交作业的同学也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两位同学被达内评为首届辩论赛最佳辩手,一二三等奖的作品主力队员都有软件班的同学,三位同学代表本次参加实习的3个班级做了精彩的发言。虽然我们班不是全年级最好的班级,但是我们这届学生已经有很大的突破,连续三个学期获得全校劳动卫生优秀班级;34位同学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93%,远远高于全校通过率;13位同学加入达内UI设计学习;12位同学参加“3+证书”高考;7位同学预报名高职协议班,升学率达到44%;两位同学留校任机房管理员和数据中心程序员;其他同学也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这些都让我觉得无比欣慰。每次去家访,我感受到了家长们热情表达的感恩与目光深邃中透露的殷切期盼,我深深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奋斗意义。“以情激励”,事无巨细,一枝一叶总关情。
结束语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教书育人是我的坚守,我曾经走进学生成长的旅途中,而他们永远留在我执教的岁月里。所谓成长,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好,去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爱。但愿老师的坚持与执着,能春风化雨,润泽心田!但愿用情滋润过的孩子们,在奋斗的前路一马平川,缘于所爱,忠于所事,心有所念,必有所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