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科学精神

万方网论文查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精神”素养是响应时代发展趋势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素质需要。

一、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作为一种总体精神取向,科学精神强调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关注人们在面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时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其实质内涵是个体在面临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选择时,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二、科学精神的特点在高中哲学课教学中的几点表现

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关键特点是“科学”,而哲学是“智慧”之学。马克主义哲学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在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本质上就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素养培养的过程。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原理要求。马克思唯物论原理部分比较抽象,如物质第一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等。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抽象的哲学道理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的实际才能理解。为此,教师使用反映主观主义的一些成语和典故,如“智子疑邻”、“杯弓蛇影”、“邻人盗斧”、“揠苗助长”等加以讲解。教师结合红色党史素材,如让学生观看《血战湘江》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影片。学生们从影片中,从战争年代血与火中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个道理:违反“实事求是”的思想,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危害。从而在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主动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负面影响。

(二)批判反思的思维品质

反思是人们通过对意识和行为的各种要素及利弊得失进行比较评估后的一种理性思考。通过反思,人们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复检,从而修正自身,获得关于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在哲学教学中,教材引用黑格尔的名句,把哲学比喻为“密涅瓦的猫头鹰”,从哲学大师的语言来告诉学生哲学是一门“反思”的学科。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的辩证法同样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和创新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例如学会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对课本的知识和教师传授的方法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敢于打破旧的传统行为和做法等。这些都无形的培养了孩子们批判反思意识,起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效果。

(三)勇于实践的坚定毅力

实践作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提供了科学理解人与世界关系、把握人的活动的本质特征的钥匙。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实践,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师在授课中不只是教会学生的实践相关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敢于实践和勇于实践的种子。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了讲清“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教师动员全班同学走出课堂,走进树林,去采撷树叶,之后让学生去观察比较每片叶子的不同。整个课外实践过程,孩子们表现得兴奋无比,热情高涨,最后还欢快轻松的理解了抽象哲学道理。这就是实践给教学带来的效果,远比坐在课堂上机械的听老师枯燥的讲解要好得多。

(四)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求索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在追求真理、探索真知的崎岖道路上勇敢探索、砥砺前行,直至问寻知识的顶峰,抵达成功的彼岸。

教师在教学中,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收集有关于真理的名人名句及故事,并在课堂展示成果交流。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整理大篇幅关于真理的名句,并收集了很多名人的事迹,如爱迪生、牛顿等伟大科学家进行的艰苦试验;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们的动人事例;屠呦呦、袁隆平等专家的感人故事……。在深刻变革的中国,孩子们养成主动探寻知识,刻苦学习的基本素养,这对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必然带来深刻的影响。

(五)敏锐深刻的历史眼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浩瀚的历史中,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这样的历史眼光才是深邃和明亮的。相反,站在历史的长河面前,许多人都曾经迷惑,或被历史迷雾遮挡,看不清历史的发展方向,误入迷途,走向错误的道路。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什么样才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正确历史观。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让学生明史修身。为此,一定让学生学习党史,让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生动史。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历史眼光、具备历史思维、能够历史担当的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

(六)理性公正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确的“三观”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具有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道德义务和伦理责任。具备科学精神的学生能够科学理性的看待人生和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建设,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够感悟人生智慧,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处处体现了科学精神素养的要求。教师的哲学课要更新课程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塑造科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

【本文系2021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2103064)的阶段性成果】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