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知网论文查重

论文在线投稿
论文范文大全
知网论文查重 zaolun.COM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

万方网论文查重

【摘要】绘本具有形象的画面、多样的色彩、鲜明的人物、生动的语言,兼具图像性、儿童性、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亲和性等多种功能,还有着重要的生命寓意,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好载体。本研究试图将绘本故事引入生命教育的课堂,对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能促进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

【关键词】绘本;生命教育;初一学生

一、发现问题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但由于在生命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沿袭着传统知识范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我们开展的生命教育参与度低、认同感差,笔者所任职的中学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元素融入到生命教育当中。同年9月,笔者被安排到一所小学支教,受到该校开展的绘本阅读课程启发。之后,笔者研究了大量绘本故事,发现绘本故事如一座宝库,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给学生们带来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启迪,“润心无声”。笔者设想:通过绘本这种在美好的故事和图画中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成长课题的形式,应该也会受到初一级学生的欢迎。于是,笔者回到中学后,便开始进行“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促进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学生。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笔者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前期调查。此调查先是采用《生命态度发展评定量表》测量了学生生命态度发展的现状,然后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生命态度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二)确定生命教育主题

根据生命教育理论体系的四大维度,笔者确定了四个相应的主题单元,分别是:“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

(三)选择生命教育主题绘本

笔者围绕四个主题单元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绘本作为研究内容,这些绘本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能引导初一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和自我,促进初一学生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行动研究计划

笔者在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行动研究计划,计划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绘本能否促进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运用绘本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为此,笔者将对两种运用绘本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展开研究:一种是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由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学习单自主阅读生命教育主题绘本;另一种是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方案由笔者和备课组成员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共同设计。本研究试图通过以上两种模式对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干预,并分别考察干预效果,目的在于探索运用绘本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为学校今后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三、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本阶段行动,笔者和备课组成员围绕四个主题单元挑选出20本绘本作为研究内容,让初一学生在阅读课上根据学习单进行自主阅读,填写学习反馈表。每周一节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每节40分钟、阅读2-3本绘本,每节安排一名观察员。

对学生采用《生命态度发展评定量表》进行两度测评,通过参加阅读课前后生命态度的变化情况来考察本阶段行动对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后,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得分虽有提高,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能促进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发展,但效果不显著。

此外,通过观察、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结果可以了解到:学生和教师对本阶段行动的干预效果都是认可和肯定的。比起传统的说教式生命教育,这样的方式来得更直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阅读绘本的专注度不够,快速浏览式看完故事,未能理解绘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内涵,有些绘本与绘本之间的生命教育内涵出现了重叠,有些具体主题与班会课或者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也出现了重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制定第二阶段的行动方案时,将对每个主题单元所用的绘本以及具体主题进行精选,并根据生命教育绘本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团体辅导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的生命教育内涵。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本阶段行动,笔者和备课组成员结合绘本的生命教育内涵和第一阶段行动的实证依据,制定了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方案,对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进行干预。本阶段行动实施的团体辅导围绕四个主题单元分为六个具体单元,每单元大约60~90分钟,每周进行一个单元。

1.第一单元:我的情绪我做主

(1)辅导目标:了解愤怒情绪的不良影响以及情绪调控的方法;通过实战演练,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2)辅导流程:热身活动“绘说情绪”;阅读《菲菲生气了》节选,小组讨论“愤怒情绪的不良影响以及调节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情绪选择轮;心灵剧场,学以致用;教师小结本单元活动。

2.第二单元:天生我材必有用

(1)辅导目标:学会悦纳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确立自己的梦想;体会坚持的意义,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辅导流程:热身活动“猜猜我是谁”;分享《大脚丫跳芭蕾》故事感悟,谈“我的梦想”;体验活动“我也跳芭蕾舞”;分组进行故事改编、角色扮演“贝琳达和她的好友们”;绘制梦想卡,并在卡片背后简述行动计划;教师小结本单元活动。

3.第三单元:让友谊之花常开

(1)辅导目标:体会友谊的珍贵,明白在团队中要尊重他人的想法、谦让包容,才能合作共赢。

(2)辅导流程:热身活动“大树和松鼠”;分组进行《南瓜汤》故事改编,并对三个主人公进行角色扮演;各组抽签进行实践体验,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分享体会;教师小结本单元活动。

4.第四单元:我塑我家

(1)辅导目标:明白自己是家庭关系的塑造者之一,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改变自己的想法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非言语信息,学会使用积极的非语言沟通技术改善家庭关系,体会美好的亲情。

(2)辅导流程:热身活动“快速三连拍”;阅读《忘了说爱你》节选,谈感受;根据家庭矛盾冲突情境,分组使用家庭雕塑的方式展示矛盾冲突,并跟随老师引导通过雕塑重新塑造家庭关系,分享感悟;教师小结本单元活动。

5.第五单元:我能面对生命的变化

(1)辅导目标:感受生命的历程,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2)辅导流程:阅读《一片叶子落下来》,讨论及分享感悟;用课前收集的叶子和画笔制作"叶子画",并附上简介;分组展示“叶子画”,分享感悟;写下给自己的生命祝福;教师小结本单元活动。

6.第六单元:我把美丽带给世界

(1)辅导目标:学会呵护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回顾前面团体经验,统整团体收获,展望未来;团体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祝福,结束团体辅导。

(2)辅导流程:热身活动“互相按摩”;分享《花婆婆》故事感悟;坐上时光机,分享自己曾经让世界更美好的三件事;设计心愿卡,写下自己未来想做的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分享感受与收获,感恩、致谢;教师总结、寄语;齐唱《骄傲的少年》,结束活动。

通过学生参加团体辅导前后生命态度的变化情况来考察本阶段行动对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后,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得分有所提高,且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团体辅导对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为了进一步考察团体辅导的效果,每次团体辅导都安排一名观察员,每次团体辅导结束后,学生都要在反馈表中写下辅导后的自我评估以及对每次辅导的评价与建议,整套团体辅导结束后,笔者和备课组成员会对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访谈。从师生们的反馈可以看出,本阶段行动能有效干预初一学生的生命态度。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参加团体辅导后,感觉自己比以前更自信,对未来变得更有信心,对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通过团体辅导、与团体成员的分享和交流,可以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也懂得了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些在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上较难理解的内容也迎刃而解;希望能继续开展团体辅导。此外,受访师生普遍认为: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是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的有益补充,可以整合成生命教育主题绘本系列课程。

四、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两种运用绘本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对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能促进初一学生生命态度的发展。此结果与前人以其他学段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还发现,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是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课的有益补充,可以把二者整合成生命教育主题绘本系列课程。

通过本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师生们的反馈,综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笔者可以了解到本研究设计的运用绘本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的模式有成效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有成效的原因

1.行动研究方案设计符合初一学生实际,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在行动研究方案设计之前,笔者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此调查先是采用《生命态度发展评定量表》测量了学生生命态度发展的现状,然后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生命态度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证依据。最终,笔者根据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证依据,完成了行动研究方案。

2.绘本具有适合初一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优势。初一学生大都处于儿童时期,他们感知事物和审美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感性化的状态,对大篇幅的文字材料和传统的说教易产生厌烦情绪。本研究选取的绘本具有形象的画面、多样的色彩、鲜明的人物、生动的语言,兼具图像性、儿童性、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亲和性等多种功能,还有着重要的生命寓意,是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的好载体。本研究将绘本故事引入生命教育的课堂,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也提升了生命教育的实效。

3.生命教育主题绘本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在《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受绘本故事滋养的一代人,会因为它的影响,其思维方式、审视方式甚至是人生态度都会有所改变。”可见,绘本对学生的生命态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的绘本中有对真善美的歌颂,有对自我与成长的解惑,有对朋友间合作与分享的支持……这些绘本的作者通常会在其作品中塑造出各种人物,设计学生在生活中普遍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解决办法,这就为学生遇到类似情景时应如何认识生命,怎样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了很好的示范。学生从绘本当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并通过绘本有趣而富有寓意的故事解决自身问题,释放压力,获得成长。 例如,学生阅读了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贝琳达的故事后,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也会像贝琳达一样学着重新审视自我、肯定和欣赏自己,并且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根据绘本主题设计的团体辅导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于生命的体验。在团体辅导中通过开展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如讨论、角色扮演、改编故事和分享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与自然、社会和自我进行“互动”,将学生主观认识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加深他们对于生命的感受和体验,践行他们内化的生命经验和态度,从而使他们的生命认知、生命态度和生命行为得到发展。此外,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友善、合作等积极正向的生生互动,以及辅导老师的无条件关注、共情等咨询技巧的合理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和自我开放程度,也保证了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使用。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研究对象取样较单一。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仅来自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年级,而且是城区学校,因此研究成果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参与本研究的合作教师较少。备课组仅有两名心理专业的教师参与,对绘本故事的解读不够全面、深刻,阅读课中的学习单以及团体辅导方案也有待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增加研究合作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多样化。

3.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仅探讨了两种运用绘本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的有效性,无法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形式。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延长行动研究的时限,丰富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其他可行性的探索,完善生命教育主题绘本系列课程。

五、结语

本研究对于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初一学生生命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绘本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命教育领域。对于本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以及其他运用绘本开展生命教育的模式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魏秀杰.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8:4-8.

[2]肖川、马朝阳、曹专.生命教育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J].人民教育,2013,24:12-15.

[3]杨红丽.例谈绘本阅读在心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22-23.

[4]杜志悦.基于绘本的儿童生命教育实验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

[5]吴伟红.播下美丽生命的种子:36节小学绘本故事心理辅导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6]王蕾等.生命教育怎么教?100本图画书告诉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万方通用版论文查重
维普编辑部版论文查重

AI论文范文,输入题目即可生成万字论文,附赠查重报告,可选开题报告、任务书

AI论文2万字符 AI开题报告 AI工作报告 AI满分作文 AI个人总结